七一社區        注冊

二戰時期蘇德戰場上唯一中國女記者胡濟邦的傳奇人生

2014年06月03日09: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近日,《世紀風採》發表文章《外交奇女胡濟邦》。眾所周知,蕭乾先生一直被譽為二戰時期歐洲戰場中國唯一的戰地記者。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除蕭乾外,還活躍著其他5名中國記者:陸鏗、毛樹清、樂恕人、丁垂遠、余捷元。但他們都隨盟軍行動,在歐洲第二戰場採訪,從未去過蘇德戰場。此時,活躍在蘇德戰場上的身影屬於胡濟邦:她是蘇德戰場上唯一的中國記者﹔又是女性﹔唯一持有外交官護照的記者﹔在前線堅持時間最長的記者﹔中共秘密黨員。她的事跡媲美須眉,稱得上巾幗英雄。摘編如下。

年輕時的胡濟邦風姿綽約、儀態萬方,用當今時髦的話說,是美女外交官,美女記者。但她的名氣並非源自年輕貌美。埃德加?斯諾曾評價她:“胡濟邦女士是中國唯一的駐蘇戰地記者。蘇德戰爭如何?我看中國武官的分析是錯的。胡濟邦女士說勝利一定屬於蘇聯紅軍,那才是正確的。”這位《西行漫記》的作者,將毛澤東的照片和胡濟邦的照片一起印在了書的扉頁上。胡濟邦和斯諾是很好的朋友。1941年,斯諾接受《紐約先驅論壇報》的任務,前往蘇聯和歐洲,在莫斯科的記者圈子裡和胡濟邦相遇。“在語言大師中,最‘威風’的恐怕非胡濟邦莫屬。這位先后為國民政府和人民政府的外交部效勞過的女秀才,正是曾經與世界五巨頭笑談國際風雲的唯一的中國外交官呢!胡濟邦跟蘇聯元帥斯大林在一起時說俄語,跟美國總統羅斯福、杜魯門,英國首相張伯倫、丘吉爾在一起時說英語,跟法國總統戴高樂說法語。她還用流利的匈牙利語採訪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匈牙利總書記卡達爾。同時她還會日語、拉丁語……”

這位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女子,在莫斯科13年(1936-1949),目睹了蘇德戰爭的全過程,寫出了無數篇戰地報道,拍攝了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發表在國民政府情報司(即新聞司)英文版的《自由論壇》周刊和《中蘇文化》雜志上。胡濟邦憑借其卓越才能,成為莫斯科新聞、外交圈舉足輕重的人物。

1941年6月22日,德軍悍然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那是一個寧靜的星期天,清晨,當廣播裡傳出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時,正在莫斯科的舊使館寓所洗頭的胡濟邦呆若木雞。廣播裡莫洛托夫激昂的聲調不容置疑,當時正在莫斯科計劃經濟學院攻讀研究生學位的胡濟邦終於相信眼前發生的這一切並非是仲夏之夢而是嚴酷的現實!

“戰爭初期,蘇軍退卻得比較厲害,這有很多原因。”胡濟邦的思緒又回到那個年代,“一是斯大林中了希特勒的奸計,誤殺了蘇軍卓越的領導人圖哈恰夫斯基等8位高級將領。二是斯大林輕敵,他不相信丘吉爾提供的德軍將進攻蘇聯的重要情報,結果被打得個措手不及。這樣,戰爭初期,在德軍蓄謀已久的大舉進攻面前,蘇軍慘敗。”

局勢危急,蘇共中央和國防委員會決定將部分中央機關和外交使團緊急疏散到古比雪夫,莫斯科人心惶惶,有人開始燒毀黨証,武官們紛紛作出判斷,莫斯科守不住了,蘇聯完了。但是,胡濟邦在《莫斯科保衛戰》一文中寫道:“我忘不了莫斯科大戰﹔我永遠忘不了德軍集中百萬以上精銳部隊對莫斯科實施‘台風’行動,飛機狂轟濫炸,扔下的炸彈像秋天的落葉一樣多!……上千架飛機,每天有200架輪番攻擊和轟炸莫斯科。但莫斯科上空有6道防空網,德軍飛機能鑽進去的極少。扔下的炸彈都是燃燒彈,敵人企圖用燃燒的火焰來嚇唬莫斯科人。開始幾天,飛機一來,我和城中居民都躲進地鐵,不久也習慣了,誰也不躲空襲了,大家參加滅火戰斗。莫斯科城僅防御內線就有25萬人參加,蘇軍派了無數新兵和志願者,甚至一個婦女營投入戰斗。侵略者遭到頑強抵抗。首都保衛者的口號是‘俄羅斯雖大,但已無處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希特勒准備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節那天攻下莫斯科,在紅場檢閱納粹軍隊。大雪紛飛,11月7日,紅場上的閱兵式照常進行,但受閱部隊是一往無前的蘇聯紅軍,而且從列寧墓前直接開向前線,斯大林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說。聽到斯大林的聲音,頓時令人熱淚盈眶……1941年12月5日,朱可夫帶領蘇軍發動大規模反擊,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最終在莫斯科破滅了!”

從1941年到1946年的五六年間,胡濟邦在《中蘇文化》雜志上陸續發表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戰地報道:《列寧格勒的九百個日日夜夜》、《解圍前的列寧格勒》、《解放后的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大會戰》、《慶祝全民勝利中的莫斯科》……實地拍攝了大量歷史性珍貴照片。她還參加戰斗,對扑上來的德軍開槍。皮衣皮帽的胡濟邦精神抖擻地駕駛著軍用吉普車,在茫茫雪原上奔馳,這是整個蘇德戰爭期間胡濟邦生活的縮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