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彭德懷元帥的軍事謀略

夏明星 彭喜峰

2014年08月05日08:45   來源:黨史博覽

拋磚引玉,后發制人

“拋磚引玉”,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十七計。這一計重在誘敵深入,后發制人,因此要非常重視“誘敵之法”。誘敵的手段有很多,但最妙的手段,不是“疑似”,而是“類同”,以加深敵人的困惑。所謂“疑似”,就是故意使旌旗參差不齊、金鼓音調雜亂,誘使敵人以為我方士氣低落,大膽前來對陣。由於這種假象可以隨意制造出來,所以是“疑似”。所謂“類同”,就是以遺棄老弱傷兵、糧草輜重,以其為餌,誘使敵人以為我方潰不成軍,大膽前來對陣。由於遺棄老弱傷兵、糧草輜重為軍中重罪,隻有真正敗退之敵才會出現這種現象,所以是“類同”。

在調動強敵創造戰機中,彭德懷善於“拋磚引玉”,以收后發制人之功。

1947年4月下旬,蔣介石得到西北野戰軍在吳堡、葭縣(今佳縣)、綏德附近活動的“情報”后,遂命令佔領延安的胡宗南部迅速北進,命令駐防榆林的鄧寶珊部南下米脂、葭縣策應,企圖將西北野戰軍圍殲,或逼其東渡黃河。胡宗南除派一個旅加強蟠龍鎮的守備外,其余九個旅兵分兩路北上。

此時,西北野戰軍正隱蔽待機於蟠龍附近。為奪取敵人的物資,同時鍛煉西北野戰軍的攻堅能力,彭德懷決定攻打蟠龍。為進一步迷惑敵人,把敵人主力調遠,彭德懷採取的正是“拋磚引玉”之計。他主動“投敵所好”,以第三五九旅一部配合綏德軍分區兩個警備團,由郭鵬指揮,假扮主力向北撤退,節節抗擊敵人。同時,野戰軍司令部給他們配備了一部電台和相應的報務、譯電人員。他們一路不斷收報、發報,以迷惑敵人的電台測向。遵照彭德懷的指示,他們故意在沿途丟棄一些部隊的臂章、舊鞋襪和衣物,制造假象,誘敵加快北上。為不露破綻,有一次當郭鵬向野戰軍司令部匯報當日戰況及到達位置時,彭德懷特意電告:“臂章、符號、鞋襪等物不要丟得太多,多了反而會引起敵人懷疑。因為敵人不是傻瓜。”

郭鵬所部用成功假扮主力的“類同”之法引誘胡宗南部,成功地吸引了敵九個旅的兵力向北疾進。這時,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司令部機關,駐扎在同敵人僅隔幾個山頭的新庄(小山村名)。當胡宗南部剛剛過去,他就從炕上一躍而下,說:“‘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敵人向北,我們向南,各走各的路,各辦各的事噢!”命令隊伍立即向蟠龍進發。5月2日晚,就在胡宗南部佔領綏德並大吹大擂之時,西北野戰軍打響了蟠龍攻堅戰,全殲守敵,胡宗南挨了當頭一棒!

1950年11月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勝利結束。中朝軍隊把“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了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麥克阿瑟企圖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佔領全朝鮮的狂妄計劃。6日,麥克阿瑟下令“聯合國軍”以部分兵力開始試探性進攻,並向全世界放出豪言: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7日夜,面對優勢裝備敵人的攻勢,彭德懷主持召開志願軍黨委會,胸有成竹地說:“我的意見,應先避其銳氣,部隊向后撤退30公裡左右,目的是故意示弱,迷惑敵人,採取邊打邊退,誘敵深入,分散敵人,尋機殲敵,在運動中消滅敵人,這也是我軍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優良的戰斗作風。”

於是,志願軍前線部隊依計行事,以部分兵力節節抗擊,主力向后轉移,並作出“力戰不支”的假象:在西線戰場,放棄德川、飛虎山、博川一線要地,把敵人引過大同江﹔在東線戰場,放棄第一次戰役中曾重創過敵人的黃草嶺,把敵人引到長津湖畔。在誘敵階段,根據彭德懷指示,志願軍一線部隊佯裝“怯戰敗退”,北撤中故意在道路上丟棄一些槍支、器材。志願軍這些好像“真敗”的“類同”之法,促使麥克阿瑟狂妄地作出判斷:志願軍“最多不超過六七萬人,不是一個不可侮的勢力”。於是,“聯合國軍”大膽北進,於25日全部進至彭德懷預設的戰場。25日黃昏、27日黃昏,西線、東線相繼發起猛烈反擊,鏖戰到12月24日戰役結束,共殲敵3.6萬余人,其中美軍2.4萬余人,基本上扭轉了朝鮮戰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彭德懷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