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從俘虜兵到共和國部長的姜齊賢

馮曉蔚

2015年03月17日14:2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姜齊賢,1905年3月3日生於湖南省湘鄉縣婁底鎮花山街(今屬婁底市花山街道辦事處)一個小商家庭。1925 年夏,姜齊賢在湘雅醫學專門學校護士班畢業,時駐寶慶(今邵陽市)的湘軍派員到長沙招收醫務人員,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即投奔湘軍,被分配在第三師十二團一營當軍醫,后毅然投奔國民革命軍,被編入某軍第一師二團任軍醫。后任第九師中校軍醫。1931年在江西被俘后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經歷了二萬五千裡長征,歷任紅一軍團衛生部、中央軍委衛生部、八路軍總衛生部部長,建國后任國家農墾部副部長等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衛生事業和獸醫農牧區建設做出了貢獻。1955年9月,姜齊賢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今年2月是姜齊賢誕辰110周年,筆者深入挖掘史料,向讀者講述這位富有傳奇彩色的開國將軍。

得到毛澤東的器重和贊賞

1931年8月,姜齊賢所在的部隊奉命進駐江西,對紅軍進行第三次“圍剿”。9月8日,姜齊賢所在部隊在興國與泰和之間的老營盤被紅軍擊潰,他被俘后參加了工農紅軍。

姜齊賢參加紅軍后,在紅三軍七師任軍醫。1931年冬,調任紅三軍軍醫處醫務主任兼醫務科科長。1932 年元月,姜齊賢被提升為紅三軍軍醫處處長。漳州戰役打響后的一天,毛澤東遇見了姜齊賢,向他詢問傷病員的救護情況后說:“傷病員都是我們的階級兄弟,要全力搶救,讓他們早日恢復健康,重返戰斗崗位。”

毛澤東見姜齊賢操湖南口音,便問他叫什麼名字?哪裡人?姜齊賢第一次見到毛澤東這樣高級的紅軍首長,心情有些緊張。他很拘束地回答:“我叫姜齊賢,湖南省湘鄉婁底人。”

毛澤東見他不太自在,便用鄉音說:“我也是湘鄉人,我們還是老鄉哩!”

在旁的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告訴毛澤東:“他是國民黨軍隊過來的,曾畢業於湘雅醫科專門學校,在那邊(國民黨軍隊)是中校軍醫,現任紅三軍軍醫處長。”

毛澤東聽了很高興,滿面笑容地拍著姜齊賢的肩膀說:“好啊,革命不分先后嘛!你願意參加革命隊伍,走革命的道路,紅軍歡迎你。”接著,毛澤東又勉勵姜齊賢:“紅軍是無產階級的隊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現在帝國主義與國民黨反動派想把我們紅軍吃掉,讓中國人民永遠受他們的統治與壓迫,我們要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人民。你既然到了紅軍,就要努力為紅軍工作,把所學的醫療技術,全部應用於革命戰斗,貢獻於人民的解放事業。”毛澤東的話,對姜齊賢是個極大的鼓舞,使他終生難忘。

1935 年 1 月,紅軍長征到達貴州遵義,黨中央在這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回到中央領導崗位,一直與姜齊賢所在的紅一軍團走在長征的前列。

一次,毛澤東來到紅一軍團衛生部檢查工作。姜齊賢向他匯報了全軍的衛生工作情況,毛澤東聽后非常滿意。他問姜齊賢:“你入黨了沒有?”

姜齊賢很不好意思地回答:“還沒有。”

毛澤東又問:“你為什麼還不入黨呢?”

這一問,姜齊賢頓時感到一股暖流傳遍全身,內心非常激動,眼眶也濕潤了。但是,又想到自己是從國民黨軍裡被俘過來的,歷史上留下了一個污點,怕黨組織不能吸收自己。所以,他委婉地以問代答:“像我這樣的人也能入黨嗎?”

毛澤東看出了姜齊賢的心思,笑了笑說:“你從國民黨軍隊來到紅軍,就是加入了革命的隊伍。你過去加入國民黨軍隊是為個人找出路而去的,如今參加紅軍,是為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你在紅軍中革命意志堅定,工作成績很大,應該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你若想入黨,我可以作為你的入黨介紹人。”

毛澤東的話,搬開了壓在姜齊賢心上的石頭,他緊握著毛澤東的手,激動萬分地說:“好,好,我就准備寫申請。”

紅軍到達貴州西部安順地區后一天晚上,毛澤東召集軍團干部開會,了解隊伍的行軍情況。會議開始后,毛澤東發覺姜齊賢遲到了,查問遲到的原因。姜齊賢立即報告說:“因為衛生部裡有5名傷病員掉了隊,我組織人員去尋找,原來是有個傷病員拉肚子,其他4人護著他走。夜深行軍,道路又窄,岔路多,不知大部隊去向,故掉了隊。我找到他們后,背著這個傷病員趕回宿營地,所以遲到了。”毛澤東站起身來夸贊姜齊賢:“好樣的,了不起!”會場上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贊揚姜齊賢關心和愛護傷病員的高尚醫德。

這年12月,姜齊賢由陳賡、黃勵兩人介紹,在陝北秋林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8 年夏,中央軍委前方總衛生部撤回延安,與后方衛生部合並,姜齊賢仍任中央軍委衛生部部長。 7月28日,他母親劉氏70整壽。他因久離家鄉,對其母產生深切的眷戀之情,但又無法回家為母祝壽,深感內疚。

一天,他與毛澤東、朱德、林伯渠等中央領導同志談論工作時,傾吐了這件心事。毛澤東便叫身邊工作人員找來一塊紅綢布,托林伯渠代筆,在這塊紅綢上寫了“國之賢母”4個大字,然后自己親筆在右上方書寫:“姜母劉太夫人七十壽辰志慶”﹔在左下方署名:“毛澤東敬祝”。朱德也揮筆在另一塊綢布上題了一首祝壽詩:“人生七十古來稀,孟母賢勞說斷機﹔哲嗣醫療稱妙手,樓蘭未斬尚戍衣。”

毛澤東與朱德很少為人祝壽,也不提倡祝壽,這次如此熱情為姜母題詞祝壽,不僅是對姜齊賢是個極大的鼓舞,也激勵著八路軍將士堅持抗戰、誓斬“樓蘭”的愛國熱情。姜齊賢將這兩幅珍貴的壽幛寄回家中,並匯了40元錢,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敬意。

后來,毛澤東和朱德又分別給姜齊賢母親贈送了一張題名照片。在毛澤東的一生中,給人贈送壽幛和個人題名照片,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在長征途中和抗日戰場上發揮醫術救死扶傷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被迫長征。姜齊賢奉命,率軍團衛生部擔負部隊傷病員的救護、治療及中央首長的保健任務。

為了解決長征路上醫藥奇缺的困難,除沿途大量收購藥材外,他還帶領醫務人員就地採集中草藥,並教育醫務人員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以岩洞作病室,擔架作手術台。沒有酒精就用鹽水替代﹔沒有藥棉,就將自己的被子拆了煮沸消毒作藥棉用。一條繃帶要反復洗用,直到不能再用為止。就這樣,姜齊賢千方百計地克服了長征路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重困難。

王觀瀾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土地部副部長,在中央蘇區時就身患重病,不能行走,長征開始時,部隊決定把他留下來治療,但他一再要求隨軍前進。姜齊賢為他這種革命意志所感動,便組織了一付擔架,把王觀瀾從中央蘇區一直抬到陝北。一路上,姜齊賢既常給他看病、打針、服藥,又每到一處就給他買營養品滋補身體,有時還幫助抬擔架。以后多年,王觀瀾還逢人便說:“我這條命,是姜齊賢用擔架抬過來的。”

1934年11月,在紅軍突破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血戰湘江的戰斗中,第四團政委楊成武右腿膝蓋被敵軍一顆子彈穿過,肉向外翻,血流如注。擔架隊將他從陣地上抬下來時,已經處在昏迷狀態了。姜齊賢立即找來醫師戴濟民,一同在擔架上給他做了手術,並安慰他說:“請放心吧,保証傷口不久就會愈合的。”一路上,他多次給楊成武洗傷口,見他流血過多,體質很弱,就給他買來一隻老母雞,配上補藥,交警衛員加工給予滋補,使楊成武很快恢復了健康。楊成武終生難忘此事。他后來在《憶長征》中滿懷深情地寫道:“姜齊賢同志就是這樣關心著我的傷。我知道,這是階級兄弟的同志情。他還經常解囊相助,幫助我們買點什麼,或改善一下飲食。他比我要大十多歲,像個兄長,為人極和善。他真是一個醫德高尚的好大夫。”

在艱苦的長征途中,為了保護紅軍戰士的身體健康,姜齊賢結合自己多年戰地衛生工作的實踐經驗,強調醫務人員要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嚴格控制行軍中傳染疾病的發生。他自己隨同司令部的同志打前站,每到一地,都要深入群眾調查了解疫情,找水源,燒開水,租住房,作好安置傷病員的一切准備﹔大部隊一到,他就率領衛生人員督促各連隊挖廁所,嚴禁隨地大小便,保持駐地環境清潔衛生。他還經常向指戰員們宣傳,腳是紅軍作戰勝利的本錢,沒有一雙鐵腳板,行軍就要掉隊,戰機必會延誤,甚至有自取滅亡的可能。每到宿營地,他要衛生員幫助連隊燒熱水給戰士燙腳,晚上睡覺指導戰士把腳抬高一些,讓血液加速循環。由於姜齊賢經常宣傳並督促檢查,紅軍戰士都能注意衛生保健,從而在長征中大大減少了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1936年2月,他隨部隊東渡黃河,進入山西,開辟抗日根據地。姜齊賢日夜奔波,重新組建醫院,開辦訓練班,培養醫藥衛生人員,籌集藥品。當時,部隊在山西補充的新兵,有不少患有鴉片煙癮。為不使這種惡習在部隊流傳,姜齊賢指揮全軍衛生人員,開展戒絕鴉片煙的工作,大講吸食鴉片的危害,制訂戒煙方法和紀律,使部隊戒絕了煙毒,在人民群眾中產生了很好的影響。根據形勢的發展,中共中央軍委於1936 年5月任命姜齊賢為后方衛生部部長兼紅軍醫院院長。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和靜寧地區會師后,中央軍委總衛生部和總醫院移駐陝北。其時,中央准備派原總衛生部長賀誠護送王稼祥去莫斯科治病,經毛澤東提名,由姜齊賢負責軍委總衛生部的工作,任軍委總衛生部副部長,繼而改任代理部長,后任部長兼紅軍前敵總指揮部衛生部長。

經過長征的紅軍總衛生部,許多工作都有待於重新建立和發展,特別是醫院建設及醫療設備都急需重新建立和添置。姜齊賢上任后,重新整編,組建紅軍醫院和部隊的衛生機構﹔擴建紅軍衛生學校,招收新學員進行培訓﹔創辦起制藥廠,大量收購和採集中草藥,自制藥品及醫療用具。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紅軍衛生工作恢復到了中央蘇區時的水平,並有所超過。同時,對歷次戰斗負傷的2800多名殘廢軍人進行了妥善安置,后來還成立了八路軍殘廢軍人總醫院。

盧溝橋事變后,國共兩黨再次實行合作。根據兩黨會談達成的協議,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姜齊賢任八路軍衛生部部長。1937年9月,他率衛生部全體人員隨軍來到山西五台縣,協助建立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平型關大戰開始前后,他從后方醫院抽調20余名骨干醫生到前線接收醫治戰地傷病員400余名。


精彩推薦:

1、習近平首次集中闡述“四個全面” 宣示治國理政全新布局

2、從習主席聽過的軍歌中品讀黨紀軍紀和“強軍夢”

3、朱之文:書記校長對意識形態問題要敢抓敢管

4、【導讀】正科滿15年可享副處待遇,為何被質疑

5、從習近平的“干部觀”看如何選人用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