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仁
名家薈萃
《思想與時代》風靡一時
1942年的《思想與時代》月刊封面
科學家竺可楨的論文《二十八宿起源時代與地點》取材豐富,持論精辟,至今猶為世界上研究此類問題首屈一指的著作。查竺可楨著作目錄,見該文最早發表在1944年遵義出版的《思想與時代》月刊第34期。
《思想與時代》是抗戰期間內遷遵義的浙江大學文學院主編的,當時在我國西南一帶具有影響力的人文社科學性刊物。該刊主要刊發有關哲學、政治、文學、歷史、地理、心理、教育等內容的文章。作者大部分為浙江大學與西南聯大文科教授,文章多為見解精辟、啟迪思想的佳作,如竺可楨、張其昀、錢穆、張蔭麟、譚其驤等教授在地理、歷史方面的論述,賀麟、謝幼偉等教授關於哲學問題相互討論、爭鳴的論述。繆鉞教授對詩詞研究的論文,最受文史愛好者及青年學生的喜歡。每期出版,零售本傾刻告罄。浙大文科學生,幾乎人手一冊。昆明、遵義當時為國內學者、文人雲集的地方,人才薈萃,被譽為戰時文化名城。因此,這份刊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我國西南一帶人文社科的研究動態與學術水平。
該刊1941年8月在遵義創刊,社址在當時的水硐街三號,后遷經歷司街十號,在貴州共出了40期。浙江大學遷回杭州后,從1947年第41期起,又繼續出刊至1948年11月,在黔、浙兩地先后出刊53期,目前國內收藏原刊(復印者不計)者達32個館室。收藏最多的是廈門大學圖書館,共藏有53期﹔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資料室,共收52期,僅缺第53期﹔其次為北京圖書館,收50期﹔貴州省圖書館收藏13期﹔其他公共系統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川、浙江、遼寧、吉林等省市圖書館,高教系統如北大、人大、中山、復旦、南開、武大、川大及華東師大等圖書館,科研系統如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資料室和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翻譯局圖書館等處均有部分(有的也多達40余冊,如中山大學圖書館)收藏。
抗戰期間,印刷、紙張、經費、交通條件均極困難,出版物發行量都不大。《思想與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尚能流傳全國,風靡一時,影響深遠,非一般刊物所能比擬。今天,作為歷史資料,這份月刊對抗戰時期貴州,尤其遵義地區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情況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