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抗戰時期山東根據地“選帥”風波【2】

何立波

2015年05月15日08: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二、分局書記郭洪濤和軍政委員會書記朱瑞,到底以誰為首?

自一一五師入魯后,在山東就存在著一一五師和山東縱隊這兩支平行的黨的武裝,都受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的直接指揮。對於山東抗日根據地的統一指揮問題,中共中央最初決定由徐向前、朱瑞統一領導。1939年4月13日,八路軍總部決定成立八路軍第一縱隊,徐向前為司令員,朱瑞為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山東的部隊。6月下旬,徐向前、朱瑞奉中央命令率一部分干部由冀南抵魯南沂水縣王庄,與山東縱隊指揮部會合。8月1日,八路軍第一縱隊正式成立,統一指揮山東、蘇北的抗日武裝力量。8月9日,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成立山東軍政委員會,以朱瑞、徐向前、郭洪濤、陳光、羅榮桓、黎玉為委員,以朱瑞為書記,統一領導山東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民的工作,第一縱隊歸山東軍政委員會直接指揮。1939年10月,第一縱隊與山東縱隊指揮機關合並(山東縱隊番號仍保留),統一指揮山東地區的抗日斗爭。

早在1938年5月,中央派郭洪濤率一部分軍政干部到山東工作,並由郭洪濤任省委書記兼軍事部長。1938年11 月,中共中央決定將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改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12 月,山東分局在沂水縣王庄正式成立,郭洪濤、徐向前、朱瑞、羅榮桓、黎玉、張經武、陳光、彭雪楓為委員,郭洪濤任書記。以朱瑞為首的山東軍政委員會,也是山東黨政軍民的統一領導者。到底是以郭洪濤為首,還是以朱瑞為首,在實際中不好把握。實際上,在山東,由於徐向前的資歷、威望和工作能力,在實際工作中還是以徐向前為核心,國民黨也把山東八路軍部隊稱為“徐向前部”。

由於資歷尚淺,黎玉不是山東領導核心的人選。1936年4月,黎玉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山東。5月1日,黎玉恢復和重建了中共山東省委,任省委書記。1940年7月26日,在臨沂青駝寺選舉產生了山東省臨時參議會,並產生了全省統一的半公開的行政權力機關———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簡稱戰工會),由黎玉任主任委員,實際上行使山東省政府的職權。1945年8月,正式成立了以黎玉為主席的山東省政府。

1939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山東分局兼山東軍政委員會書記郭洪濤回延安,朱瑞接任書記。為了統一八路軍第一縱隊和一一五師的建制和實施統一領導,1940年6月1日,徐向前、朱瑞、黎玉致電中共中央書記處,建議一一五師歸八路軍第一縱隊建制,以徐向前為一一五師師長,陳光為副師長,羅榮桓為政委。但6天后,徐向前即離開山東返回延安參加黨的“七大”籌備工作。在徐向前離開山東之前,張經武也離開山東返回延安。徐向前的離去,對八路軍第一縱隊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徐向前的崇高威望,第一縱隊實際上是以徐向前為核心才存在的。在徐向前離去后,無人能取代他來擔任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此后,八路軍第一縱隊的番號實際上不存在,由山東縱隊指揮所屬部隊。而徐向前、朱瑞、黎玉所提的將一一五師劃歸八路軍第一縱隊建制的建議,自然也無法實施,由第一縱隊統一領導山東武裝的計劃隨之不復存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