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抗戰時期山東根據地“選帥”風波【5】

何立波

2015年05月15日08: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五、中央決定調走陳光,以羅代朱,形成以羅榮桓為首的一元化領導

為了解決山東的領導層問題,黨中央決定派從華中返回延安的劉少奇在途中專門去一趟山東,幫助慎重解決。1942年3月3日,毛澤東給劉少奇、陳光、羅榮桓、朱瑞各發了一封電報,就山東問題作出指示。毛澤東致電朱瑞,指出山東“近年來的工作,在舊的基礎之上,曾有若干新的開展,這是好的一面”,但“亦有嚴重弱點”。“關於山東工作及領導干部之間的關系問題,中央已委托少奇同志路過分局時,協同你們檢查和解決”。毛澤東致電陳光、羅榮桓,再次明確“山東的軍事統一指揮,是要你們來負責的”。但是中央書記處同時認為,一一五師(指1941年)12月2日對山縱的指示,口口聲聲“必須”、“立即”,態度是不好的。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央書記處認為,朱瑞團結培養山東地方干部不足,“我們認為朱瑞同志隨你(按:劉少奇)一同回延安參加七大,分局書記由羅榮桓擔任。羅與黎的關系,請你設法調整。”

看來,中央已經准備以羅代朱,徹底解決山東領導班子問題了。無疑,中央對朱瑞的工作是不滿意的。3月3日,中央書記處致電朱瑞,明確指出其嚴重弱點:“在全盤領導上,對中央指示不重視、不討論,對政策掌握差”﹔“在個人領導上的弱點是不善於團結全體領導干部,不善於推動組織去進行工作。”黎玉也對朱瑞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滿。1941年底,黎玉曾對羅榮桓談了對時局的看法。黎玉談到分局遲遲不進行二五減租減息,是民兵和基本群眾無力進行反“掃蕩”的根源,也是兵源不足的根源,實際上是不點名地批評了朱瑞。羅榮桓表示贊同。

在中央書記處3月3日致劉少奇的電報中,要求“羅與黎的關系,請你設法調整”,並要求黎玉要“尊重和接受陳、羅指揮”。在山東分局委員中,黎玉是最先到山東的,也是恢復和重建山東省委的功臣,領導了徂徠山人民起義,在山東黨和人民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作為老山東省委書記,本來有希望擔任中共山東分局書記,成為山東黨政軍的領導核心。但他資歷太淺,沒有參加過長征,缺乏豐富的軍事斗爭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主觀主義和山頭主義的作風,在干部的任用和主力部隊的使用上與一一五師間存在著分歧。羅榮桓對黎玉的這種作風進行了幫助和教育。1941年底,羅榮桓為了交換意見,不顧個人安危,率一個騎兵排從魯南來沂蒙山去找黎玉,讓黎玉非常感動。

為了協調一一五師與山東分局、山東縱隊的關系,黨中央與毛澤東可謂苦口婆心。3月3日的中央書記處的來電要求一一五師陳、羅等人“首先檢查自己,責備自己”。3月8日,中央書記處又致電黎玉,要求山東縱隊多虛心向一一五師師部學習,尊重和接受陳、羅的指揮﹔更多地幫助主力軍,才能得到更多的幫助。4月10日,劉少奇到達沂蒙山區。劉少奇一到山東根據地,就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他先后和朱瑞談了三天話,接著又同陳光、羅榮桓談了一天一夜,然后同山東縱隊政委黎玉談了一天。在向中央寫的報告中,劉少奇指出:“山東分局主要負責同志應對在執行中央政策、發動群眾、減租減息和鋤奸政策等方面負有領導不力的責任。”

在劉少奇的耐心勸說下,山東班子的團結問題有了改善。5月4日,朱、陳、羅、黎四人聯名致電中共中央,做了深刻的檢查,提出了整改的措施。按照1942年3月3日中央書記處致劉少奇電報的要求,在他回延安時帶朱瑞一同回去。但在劉少奇1942年7月下旬離開山東之時,處於人事過渡的考慮,並沒有讓朱瑞馬上離開山東,而是讓朱瑞繼續留任山東分局書記。1943年2月19日,黎玉致電集總彭德懷、楊尚昆、滕代遠、羅瑞卿並報中央書記處,提出統一山東領導的建議,建議羅榮桓任一一五師與山東縱隊合並后的山東軍區司令員,朱瑞任政委兼分局書記。黎玉還建議:“陳光可回延安。陳身體弱,同時亦願意在延學習,更可培養將來。如此更利於集中統一領導。分局同志在少奇同志幫助后,團結上已無隔膜之處。”

1943年,黨中央准備將一一五師和山東縱隊合並。1943年2月28日,就一一五師與山東縱隊合並后山東人事安排問題,毛澤東致電彭德懷征求意見。毛澤東的意見是,以羅榮桓為一一五師政治委員、山東軍區司令員兼一一五師代師長,黎玉為一一五師及山東軍區副政委,朱瑞、羅榮桓、黎玉為山東分局常委,朱瑞為書記﹔陳光調延安學習。由此可見,為了樹立羅榮桓在軍事上的權威,爾后成為黨政軍一元化領導核心,把一一五師軍事主官陳光從山東調走,已經成為毛澤東考慮之中的事情。

根據毛澤東的電報,山東分局領導成員就先調陳光回延安學習一事達成一致。3月1日,羅、朱、黎致電中央軍委和集總的彭、滕、羅:“我們研究了分局委員本身分工的問題,同意陳光同志回延安學習。……今后分局分工,由羅榮桓任軍區司令兼政委,朱瑞任分局書記並幫助軍區政治工作,黎玉任分局副書記並幫助軍區建設工作,必要時輪流到附近各軍區幫助工作,如何請彭、滕電示。”3月5日,彭、滕、羅致電毛澤東,完全同意山東分局的意見。3月12日,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致電羅榮桓,告知黨中央已經決定由他擔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並代師長,陳光回延安學習。“你的病如果還不是很嚴重,暫時很難休息。” 3月22日,八路軍總部正式發布命令:“奉中央軍委電令,實行一元化領導,決定山東軍區與一一五師合並,並任命羅榮桓為軍區司令員兼一一五師政治委員並代師長,黎玉為軍區政治委員。原代師長陳光調延安學習。此令。”

為了徹底解決山東領導班子問題,實現山東根據地黨政軍民一元化領導,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最終決定由羅榮桓全面主持山東根據地黨政軍全面工作,因此調走朱瑞就成為必要的人事變動。1943年8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致電山東分局,要求朱瑞來延安出席擬定於年底舉行的中共七大。9月,中共中央正式任命羅榮桓為山東分局書記,統一領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黨政軍全面工作。

羅榮桓全面主持山東抗日根據地工作之后,扭轉了一度被動的抗戰工作。在以羅榮桓為首的山東分局領導下,山東軍民積極打擊敵人,戰勝了各種困難,根據地日益鞏固和擴大。山東抗日根據地成為我們黨的一個完整的、重要的戰略基地,為中國革命事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革命實踐的鍛煉中,羅榮桓成長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1945年4月到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羅榮桓被選為44名中央委員之一。對於羅榮桓在山東工作7年間的功績,毛澤東在1962年曾有過評價:“山東隻換上一個羅榮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東的棋下活了,全國的棋也就活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