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章全國性抗戰的爆發

十、武漢會戰和廣州作戰【2】

2015年05月26日14: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二)長江及其沿岸地區的防御戰

1938年,6月1日,日軍華中派遣軍命令第六師,從廬州(合肥)附近南下進攻安慶。18日攻佔潛山,並向太湖進攻。為增強突擊力,日軍華中派遣軍調駐台灣的適應亞熱帶氣候作戰的波田支隊擔任先遣部隊,在海軍20余艘艦艇護送下,從鎮江乘船溯江西進,12日攻佔安慶。至此,日軍將安(慶)合(肥)公路打通,武漢會戰隨之展開。

6月22日,波田支隊由安慶西進,在佔領香口之后與守軍展開激戰,26日攻佔長江天塹馬當要塞。在防守馬當要塞之時,駐彭澤的第十六軍第一六七師師長薛蔚英因增援緩慢,貽誤戰機,被查辦槍決。

6月29日,日軍攻佔彭澤縣城,7月3日開始在湖口登陸,中國准備接替第四十三軍第七十七師防務的第二十六師尚未接防完畢就與日軍交火。該師官兵來自四川,系由保安隊臨時編成,全是新兵,武器裝備很差,少有輕重機槍。但奮力厮殺,苦戰兩晝夜,傷亡甚多,陣地終被日軍突破,7月4日湖口失守。馬當、湖口丟失,九江失去屏障。

此后,日軍集結兵力,積極准備向西繼續進攻。7月22日夜,日軍波田支隊在軍艦20余艘、汽艇100余艘的支援下,冒雨夜潛鄱陽湖,23日晨在姑塘登陸,中國守軍預備第十一師竭力抵抗,擊沉敵汽艇10余艘。激戰3小時,日軍登陸成功。

在此時期,日軍一面派兵佔領前進陣地,一面集結主力,第十一集團軍進入瑞昌、德安一線。隨后,日軍從長江北岸和南岸同時發動了總攻勢。在長江北岸,日軍第六師在海空火力直接支援下,從大別山南麓及長江北岸間大舉西犯,8月2日佔領太湖后,又進佔宿鬆,與第三師會合,進迫黃梅。自8月2日起,中國守軍第六十八軍和第八十四軍等6個軍的部隊,在黃梅、廣濟兩地與日軍進行了激烈的陣地爭奪戰。在廣濟附近叢山口陣地與四望山陣地爭奪戰中,第一七四師和第十五師拼死戰斗,犧牲官兵達數千人。但因處處防御,指揮不統一,難於互相支援,主動反擊不力,結果被各個擊破,全線失守。

廣濟失守嚴重影響到田家鎮要塞的安全。田家鎮為武漢鎖鑰之地,是在沿江要塞中最堅固、最大的堡壘。富池口要塞與其夾江對峙,共扼長江航路,是武漢三鎮的門戶。蔣介石8月6日曾電示:“長久固守,以利全局”。

9月17日,日軍第六師與第三師一部集中約1.5萬人從廣濟南下,迂回攻擊田家鎮。守軍第九師、第五十七師及要塞炮兵部隊,與進攻之敵展開激戰。9月22日,日軍第六師和今村支隊與守軍第九師在田家鎮附近鬆山等地的戰斗最為激烈。守軍憑借既設陣地,在要塞炮兵及軍師炮兵部隊火力的支援下,沉著應戰,迎頭痛擊來犯之敵,陣地一次又一次失而復得。29日,日軍動用70余架飛機、100多門火炮,攻陷田家鎮炮台,守軍因援軍遲遲不到,無力支持,被迫退卻。在這次爭奪戰中,守軍傷亡慘重,僅第九師即傷亡旅長以下軍官100余人,士兵2000人。日軍也有重大傷亡,據日軍第六師9月30日報告稱:“今村支隊的損失甚重,……截至現在查明我方損失為,戰死284人(內將校7),負傷866人(內將校15),合計1150人,預料還要增加”。

日軍第六師攻佔田家鎮后,急需休整補充,加之官兵患霍亂病減員,遲至10月17日休整補充完畢后,才繼續西進,24日晚攻佔漢口以北的黃陂,於25日首先攻進武漢。在長江南岸地區,日軍第十一集團軍以第二十七師、第九師、第一〇六師、第一〇一師約4個師的兵力發動進攻。中國第九戰區決定以一部兵力配置沿江各要點及南潯路,主力控置於德安、瑞昌以西及南昌附近地區,從翼側攻擊深入之敵。

8月24日,日軍波田支隊在第九師的配合下攻陷瑞昌。31日中國第五十二軍主力乘敵立足未穩,實施反擊,殲敵甚多。9月7日,日軍波田支隊、第九師一部與海軍陸戰隊協同,強攻馬頭鎮要塞,守軍予敵大量殺傷,自己也遭嚴重傷亡。經8晝夜惡戰,馬頭鎮於14日陷落。守軍第三十一集團軍退守富池口后,利用天險同日軍血戰10天,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日軍採用施放毒氣手段,於9月24日攻陷富池口。

在九江以南南潯鐵路地區,從7月至8月,日軍進攻部隊與中國軍隊在廬山南北展開激戰。至8月9日,進入廬山地區的敵一〇六師傷亡甚多,幾乎失去進攻能力。為增援第一〇六師,日軍第十一集團軍派出第一〇一師、第二十七師投入戰斗。9月中旬,日軍第二十七師從瑞昌向德安推進,沿途受到中國軍隊阻擊,進展緩慢,直到10月5日才佔領箬溪。

9月21日,敵一〇六師所屬一三六旅向南進攻萬家嶺,守軍薛岳之第一兵團對進攻之敵實施合圍,自9月底起開始圍攻,戰斗慘烈,日軍傷亡慘重。10月8日,日軍第十一集團軍發現第一三六旅陷於絕境,慌忙派飛機空運彈藥糧秣給予救援。10月9日,薛岳下令各師選派敢死隊數百名合力攻擊,當晚攻佔萬家嶺、雷鳴鼓等地。此役,薛岳兵團斃敵3000人,傷敵更多,俘虜30多人,繳獲輕重機槍50多挺、步槍1000多支,軍馬100余匹。時稱萬家嶺大捷。以后,中國守軍又進行了半個多月的阻擊戰,才最后放棄德安。10月27日,德安失陷,守軍退往修水。11月1日,日軍第一〇一師攻佔永修。至此,廬山、德安地區的戰役告一段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