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章全國性抗戰的爆發

十一、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的抗日斗爭

2015年05月26日14: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七七事變以來,日本侵略軍向華北、華中和華南實施全面的戰略進攻,中國大片國土淪陷,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關頭。在“寇深禍亟”亡國滅種的形勢下,全國各行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群眾團體以及海外華僑,一切不願做亡國奴的炎黃子孫、中華兒女,不分宗教信仰、不分男女老幼,紛紛行動起來,積極投身於蓬蓬勃勃的抗日斗爭。

(一)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的抗日斗爭

國內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有著強烈的愛國精神。自九一八事變以來,他們一直積極主張停止內戰,共同抗日。中國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口號以后,各民主黨派積極擁護,做了大量工作。全國抗戰爆發以后,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的“七君子”,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得以釋放。出獄后的“七君子”,更加積極地投身於抗戰事業。8月,鄒韜奮在上海創辦《抗戰》三日刊。12月,沈鈞儒、李公朴等人在武漢創辦《全民周刊》。1938年7月,兩刊合並為《全民抗戰》。鄒韜奮還在西南、西北大后方,開設生活書店50余處,出版發行抗戰書籍,對宣傳和動員抗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救國會的許多成員,還不畏艱險,投身於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日斗爭。在此期間,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致電國民政府,提出實行民主、動員人民抗戰的八大政治主張。1938年3月,第三黨通過了《抗戰時期的政治主張》,指出目前的重要任務是實現民主政治,集中全國一切物力、人力,作長期抗戰,才能爭取最后勝利。第三黨的許多干部,還親自參加了抗戰,如黃琪翔擔任了上海作戰的第八集團軍副司令。該黨在武漢組織了黎明劇團和青年抗戰工作團,創辦了《前進報》和《抗戰行動》雜志,積極開展抗日愛國宣傳活動。

中華職業教育社於1931年12月在上海創辦《救國通訊》,主張抗日救國,“一·二八”上海人民奮起抗日時,黃炎培積極參加組織上海市地方協會,動員上海各界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支援第十九路軍抗戰。全國抗戰爆發后,職教社主張抗戰、團結和民主,對推動抗戰起了積極作用。其他黨派如鄉村建設學會、國家社會黨、中國青年黨等,也以自己的力量投入抗日救亡工作,擁護國共合作團結抗戰。

國民參政會成立后,各民主黨派和著名民主人士沈鈞儒、陶行知、王造時、史良、張申府、黃炎培、江恆源、梁漱溟、曾琦、左舜生、李橫、張君勱、羅隆基、章伯鈞、羅文干、陶孟和、張奚若、莫德惠、杜重遠、王卓然、許德珩、張瀾、陳嘉庚、鄒韜奮、譚平山等,積極參加了國民參政會的工作。在1938年7月於漢口召開的第一屆國民參政會第一次會議上,他們與中共參政員及國民黨中的民主派參政員一起,提出了很多擁護團結抗戰的好提案。由中共參政員陳紹禹領銜提出的《擁護國民政府實施抗戰建國綱領案》,共有68人聯署,會議將此提案與鄭震宇以及王家楨的類似提案三案合並討論。陳紹禹及青年黨參政員曾琦等代表相繼發言,熱烈擁護政府抗戰建國的政策。最后,全體起立一致通過《擁護〈抗戰建國綱領〉決議案》,場內掌聲歷數分鐘不止。參政員胡景伊等21人提出的《擁護政府長期抗戰國策案》也獲全體參政員起立通過。此外,鄒韜奮、褚輔成、王造時、許德珩、梁漱溟等人提出的動員民眾、實行地方自治、設立省參議會、救濟災民、鄉村工作等提案,也獲得通過。

會議期間,各民主黨派及愛國民主人士還與中國共產黨、國民黨民主派同汪精衛投降派進行了斗爭。救國會成員胡愈之曾發表《謹防疫病》等文章,抨擊汪精衛的妥協謬論。在這次會議上,汪精衛先是唆使傅斯年、梁實秋等人在會下活動,企圖在會上提出彈劾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孔祥熙的議案,以便由汪取而代之。遭反對后又指使汪派參政員李聖五、陶希聖提出《對德意外交採取分化方略案》,要求派參政員赴德、意兩國游說,改善與德、意的關系。其目的顯然是為了請德、意出面調停,與日本妥協。這一提案遭到許多參政員的堅決反對。

國民參政會第一屆第一次會議歷時10天,於7月15日閉幕。經過各黨各派的共同努力,會議通過了許多符合民意的決議,確定了“抗戰到底,爭取國家民族之最后勝利”的國策,宣布了“各黨各派各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在這年10月至11月於重慶召開的第一屆國民參政會第二次會議上,各民主黨派和著名民主人士與中國共產黨、國民黨民主派參政員一起,又針對投降派的種種妥協投降論調,開展了反對投降妥協的斗爭。中共參政員陳紹禹提出的《擁護蔣委員長和國民政府,加緊全民族團結,堅持持久戰,爭取最后勝利案》,痛斥漢奸親日派,參加署名者達67人之多。救國會的沈鈞儒、鄒韜奮、史良、陶行知等,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的章伯鈞,鄉村建設派的梁漱溟等著名人士都署了名。救國會參政員王造時等66人也提出了《參政會應發表宣言,擁護蔣委員長告國民書,號召全國同胞一致奮起繼續抗戰以爭取最后勝利案》,國民黨參政員胡景伊等,無黨派參政員張一麟等,也提出了類似提案。針對投降派的妥協投降傾向和少數民族敗類甘為漢奸情況,林伯渠、董必武、鄧穎超、史良、章伯鈞等21名參政員連署提出了《嚴懲漢奸傀儡案》。經過斗爭,該提案被改為《日寇未退出我國土前不得言和案》,獲得通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