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劉少奇與新中國國家機構的創建【2】

陶炳才

2015年07月16日07: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華北人民政府班底

如何建立新生的政權組織?勝利會合后的中共中央認為:在中國,新生的國家政權組織既不能照搬照套蘇聯的蘇維埃政權形式,也不能照搬照套西方國家的議會形式,而是通過普選和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並通過代表大會選出政府領導人,制定各項施政條例﹔而在目前群眾尚沒有發動起來、工作尚無基礎的情況下,隻能先召開協商性質的各界代表會議,待時機成熟再實行普選和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華北人民政府的建立,首先就是按照這個設想和思路進行政權建設的。

194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華北局發出了《關於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的通知》。為了開好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劉少奇還專門指示:“會期可延長到十天以上,以便黨外人士講話。”

7月11日,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聯合作出《關於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及代表選舉辦法的決定》,確定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的任務是,制定華北統一的民主聯合政府的組織法,並選舉華北人民政府委員會及政府主席、副主席,決定華北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針,制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組織法及選舉法。

由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到成立華北人民政府,是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工委和華北局的指示精神,在劉少奇的主持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的。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原定於8月1日開幕,由於7月21日以后連降4天大雨,各地交通不便,代表們不能如期到來,故將大會延期。8月5日開始舉行預備會,推選董必武等33人組成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推舉楊秀峰等11人組成資格審查委員會,對出席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資格進行了審查。當時為了保密和與會代表的安全,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對外稱作“石家庄生產工作會議”。

8月7日,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在石家庄電影院正式開幕。出席這次大會的代表542人,其中黨員376人,非黨人士166人。大會首先由董必武致開幕詞,他說:“這次大會是中國民主革命歷史中劃時代的一次大會”,“這次大會將成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雛形”。中原軍區代表鄧小平、部隊代表滕代遠、回民代表何其寬、工運代表凌必應、法學專家陳瑾昆、民盟代表李何林、蔣管區學生代表等分別講了話。在大會期間,楊秀峰、宋劭文分別作了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及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兩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聶榮臻作了華北軍區兩年來的軍事報告﹔薄一波代表中共華北局作了關於華北區施政方針的建議報告﹔楊秀峰作了《華北人民政府組織大綱草案》說明﹔謝覺哉作了《村、縣(市)人民政權組織條例草案》及《村、縣(市)人民代表選舉條例草案》說明。安子文作為中央工委代表也出席了會議。8月18日,大會選舉了董必武、聶榮臻、薄一波、徐向前等27人為華北人民政府委員。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9月,華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代行中央政府職權,董必武任政府主席,薄一波、藍公武、楊秀峰為副主席,設立秘書廳、民政部、教育部、財政部、工商部、農業部、司法部、勞動局、財經委員會、水利委員會、法院、監察院和銀行等政府工作機構。此后,華北人民政府開展大量的工作,進行積極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政權建設經驗,並為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在組織上做了准備。后來中央人民政府的許多機構,就是在華北人民政府所屬有關機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9月8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亦稱“九月會議”),毛澤東主持並作報告,講了8個問題,其中包括:要以華北政府的財政委員會統一華北、華東及西北的經濟、財政、貿易、金融、交通和軍工生產,以及可能的必要的建設工作和行政工作……准備在1949年召集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劉少奇等5大書記及中央機關由西柏坡進駐北平。4月10日至5月10日,劉少奇受黨中央委托視察天津、唐山,他更深刻地認識到必須建立財政經濟工作統一領導機構的重要性。他在天津視察期間起草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建立中央財政經濟機構大綱(草案)》,在分送一部分領導人征求意見並修改后,於5月30日報送毛澤東。5月31日,毛澤東批示:“此件很好。”草案提出:應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之下建立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計劃並領導國家的財政經濟工作。6月3日,劉少奇在中財委成立會上作報告,系統地闡述了新中國的財政經濟政策。7月2日,華北財政經濟委員會改為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領導不變,主任董必武(10月19日陳雲被任命為主任),副主任薄一波、黃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劉少奇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