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劉少奇與新中國國家機構的創建【3】

陶炳才

2015年07月16日07: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向聯共中央“秘密取經”

1949年6月21日以劉少奇為團長,高崗(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王稼祥(時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宣傳部代部長兼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中央已經內定為新中國首任駐蘇大使)為團員的中共代表團自北平啟程赴蘇聯訪問,26日到達莫斯科。

第二天深夜,劉少奇等被邀請到斯大林在莫斯科郊外孔策沃的夏令別墅會談。這是斯大林首次會見中共代表團。劉少奇遞交了毛澤東的親筆信。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莫洛托夫、馬林科夫、米高揚等參加了會見。劉少奇向斯大林表示:希望在蘇共政治局會議上,就中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方面的形勢,同蘇共中央交換意見。斯大林同意劉少奇的這個要求,答應過三四天后進行會談。

7月4日,劉少奇以中共中央代表團主任名義致信蘇共中央、斯大林。7月6日,劉少奇又專門致信斯大林,提出中共中央代表團擬在莫斯科學習蘇聯以下問題:(一)蘇聯的國家機構﹔(二)蘇聯經濟的計劃與管理﹔(三)蘇聯的文化教育﹔(四)蘇共的組織與群眾團體的組織。學習的方式是請蘇聯各方面工作的負責人談話,包括部長會議、內務部、教育部及文化高級機關、外交部、國家計劃局、銀行、合作社、商業部、對外貿易部、財政部、黨的組織部、工會、青年團以及莫斯科州委、市委、市政府的負責人,以至工廠的廠長、支部書記、工會主任等,並參觀一些工廠、農庄和學校。信中還請蘇聯政府為培養新中國的建設管理人才提供幫助,在蘇聯辦一所專門學校,派出各方面的教授到中國工作等。林林總總,方方面面,包羅萬象,核心還是新中國的國家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

7月11日晚10點,在克裡姆林宮的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室,中蘇雙方以劉少奇上述報告和信件為基礎舉行正式會談。中方劉少奇、高崗、王稼祥出席,蘇方參加的有斯大林、莫洛托夫、馬林科夫、貝利亞、米高揚、布爾加寧以及有關的軍隊領導人,規格很高。會談一開始,斯大林首先說明這次會談是按照中共代表團的願望召集的,“少奇同志的報告寫得十分清楚、明確,我們方面的人都看了,沒有問題”。這次會談非常成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7月18日,劉少奇和高崗、王稼祥聯名向中共中央、毛澤東報告參加7月11日蘇共中央政治會議及與斯大林談話的情況。

7月15日至26日,劉少奇率中共代表團和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商業部、國家銀行等負責人交談,並參觀工廠、集體農庄等。

7月30日,劉少奇和馬林科夫分別代表中國和蘇聯在克裡姆林宮簽訂貸款協定。

作為中共代表團隨行翻譯的師哲在他的回憶錄《在歷史巨人身邊》中,是這樣回憶劉少奇這次訪蘇經歷的:“我親眼看到,斯大林對劉少奇是信任和尊重的,他從來不主動提出討論和解決哪些問題,每次會見都聚精會神地傾聽劉少奇的每句話,體會少奇的語意和心情,並對少奇的意見多次表示同意和贊賞。斯大林根據中方要求或願望進行商談,提出意見、建議或指出解決的辦法,並且他不准別人插手,以免橫出枝節,因而在會談中從未有過誤會或不愉快。可以說,歷次會見都是在熱情洋溢、友好誠摯的氣氛中進行的。”“少奇自始至終以充沛的精力、振奮的精神,帶領代表團的同志進行了多方面的工作,成功地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重大使命,為我們革命事業的發展,為我國建國初期經濟建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8月14日,劉少奇結束訪問回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劉少奇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