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胡耀邦與廣元人民的未了情(上)【2】

何廣華   何明圓

2015年11月11日08: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過問川北“李鼎銘”平反

“我一輩子都忘不了胡耀邦對我的好,以至於夢裡經常見到他,胡耀邦還是那麼平易近人,那麼和藹可親,尤其是‘我們一起干革命’那句話,永遠回蕩在我的耳旁,激勵伴隨著我這一生,成為我始終不渝的信念。”

2015年1月,當筆者在綿陽找到陳守榮時,這位94歲高齡的老人提起他和胡耀邦的情誼,頓時激動不已:“如果不是胡耀邦關心,我不會成為川北的‘李鼎銘’,也不會當上人民政府的副縣長,如果不是胡耀邦親自過問,我的沉冤昭雪不會來得那麼快。”

1921年7月,陳守榮出生在昭化縣寶輪院鄉(現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一個大地主家庭 ,1937年到成都濟川中學插讀,結識了四川秘密黨組織負責人康乃爾的弟弟康克明,萌生了進步思想。因為人仗義豪爽,喜歡結交朋友,18歲的他當上了寶輪鄉鄉長、自衛大隊隊長。

當時,陳守榮很想干點事情,於是以鄉長的身份,在寶輪鄉組織了一個宣傳隊,進行抗日宣傳。

臨近解放,中共秘密黨組織在寶輪院活動愈加頻繁,常常在大街上張貼“打倒國民黨”“迎接解放大軍到來”的標語。有天深夜,陳守榮帶了幾個人到中街巡查。發現有個人形跡可疑,便命士兵將那人逮住,並從他身上搜出了一卷紅色標語,陳守榮二話沒說就把他放了。

1949年6月,陳守榮以武裝全縣12個鄉的自衛隊為名,通過在國民黨第三十八軍第五十五師任師長的表姐夫黃家宣的關系,弄到1500條槍、1000多箱子彈,另外還有10挺機槍與1部電台,秘密藏在寶輪院繭廠和郭家渡糧庫裡,准備送給解放軍。

1949年12月14日晚上,廣元解放在即。陳守榮立即以鄉長名義寫了幾張歡迎解放軍的布告,又重金雇了個乞丐四處張貼。內容是:解放軍是窮人的大救星,他們是為救民而來到昭化,全鄉百姓要擁護﹔不要聽信謠言,自覺維持社會秩序,不得擾亂社會治安﹔軍民人等不得離鄉逃跑,已經逃跑的要立即返鄉回家﹔商店、飯店要照常營業,保持社會正常供應等。

陳守榮還及時與進駐的解放軍取得了聯系,並派人到山裡動員群眾回家,讓飯店開門賣飯,商店開門營業,使得社會生活很快走上正軌。

當時成千上萬的解放軍部隊路過寶輪院,部隊政委、昭化縣代理縣長張向震很為大軍的糧草發愁。於是,陳守榮把1500多條槍和1000多箱子彈的來歷告訴了張向要,並說明還有9萬多公斤糧食存放在郭家渡糧庫,另外在寶輪院還存放了4.5萬多公斤糧食。

張向震聽了非常高興,他緊緊握住陳守榮的手,說,你這個年輕人很有覺悟、很有見識,昨天你是國民黨的鄉長,而今天則是我們的鄉長了。陳守榮立即向他敬了一個禮,說,謝謝首長的信任。

憑借過去的交情,陳守榮又說服了三堆鄉的土匪郭守岐、白水鄉的土匪曹子太、涼葛鄉的土匪閔紹騫等近千人向解放軍和人民政府繳械投誠。

陳守榮的義舉,不僅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擁護,受到昭化縣委書記胡謙、代理縣長張向震的稱贊,還受到時任中共川北區黨委書記、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的褒揚。

“胡主任覺得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實屬不易,就想見見我。1950年3月底的一天,劍閣(廣元)地委書記胡亦仁找到我,要我到南充去見胡耀邦。”陳守榮說。

在南充,陳守榮被安排住在川北區委統戰部樓上。“第二天一早,統戰部副部長劉玉衡通知我到行署去。上午10點左右,我們到了行署的一間辦公室坐下。不一會兒,一個身穿淺灰色中山裝、有點瘦的中年人走了進來,旁邊還跟了個秘書。”陳守榮說。當時他並不認識胡耀邦,還是聽劉玉衡介紹才知道來人正是胡耀邦。

“哪位是陳守榮?”胡耀邦問。

“我就是陳守榮,胡主任!”陳守榮回答道。

胡耀邦微微一笑,握住他的手夸道:“不錯嘛,陳守榮,你的事縣裡的領導都給我說了,你把自己的全部家當都交給了人民政府。”接著又問他結婚沒有,家裡還有什麼人。

陳守榮據實回答:“我家是個大地主,有300多畝土地。我5歲的時候,父親被劣紳勾結的土匪殺害,母親也被迫投河自盡。妻子不久前去世,家裡就我一個人。”

胡耀邦稍微沉默后,拍著他的肩膀說:“陳守榮,別難過,現在你孤身一人,正好跟我們一起干革命嘛!”

“胡主任,您說得對,我現在無親無故,共產黨就是我的親人。”面對胡耀邦的鼓勵,陳守榮十分激動。陳守榮說,胡耀邦沒有一點官架子,足足和他談了20分鐘。

陳守榮第二次與胡耀邦見面是在川北區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上,時間是1950年6月23日,全區各市縣共4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昭化縣當時僅有2名代表,即陳守榮和一個姓羅的教師。會議期間,陳守榮聆聽了胡耀邦題為《川北區施政方針》的報告。

陳守榮回憶道:“那天,與會代表坐的都是硬板凳,唯獨前排擺放著一排藤椅,認為這是為首長准備的。但胡耀邦看代表們到齊后,笑容滿面地走到台前,鞠了一躬說,請60歲以上的代表到藤椅上就座。他打著手勢,邀請老年代表上前就座。胡耀邦的尊老之舉和平易近人的作風,贏得全場一片掌聲和笑聲。”

“在談到黨對待民主人士的問題時,胡耀邦突然提到我,這讓我萬萬沒想到。”陳守榮說,他至今都記得當時的情景。

“昭化縣代表陳守榮是個民主人士,此人解放前是個大地主,解放廣元時將1500多支步槍、1000多箱子彈、20多萬斤糧食、800塊銀元以及房產土地都交給了解放軍和人民政府。陝甘寧邊區有個大地主叫李鼎銘,他的土地比陳守榮的還多,他誠心誠意地跟著黨走,站在人民群眾一邊,為黨和人民做了很多工作,毛主席稱贊他是一個開明紳士。陳守榮跟李鼎銘先生一樣,也為黨和人民做了很多工作,他就是川北區李鼎銘式的人物。”胡耀邦說到激動處,把手一揮。

在陳守榮眼裡,胡耀邦才思敏捷、記憶超群。他在發表講話時時而引經據典,鞭辟入裡﹔時而穿插故事,妙趣橫生﹔時而詠詩誦賦,文採飛揚。聽眾情緒熱烈,會場氣氛活躍。“他講話不用稿子,隻在手板心裡寫幾個字,講一陣后會看一下手板,又繼續講,而且不重復”。

會后,胡耀邦還與全體參會人員一起照了相。當時的《川北日報》也報道了陳守榮繳納大量槍支彈藥糧食以及英勇抗擊土匪的事跡。隻可惜,這些照片和報紙后來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抄走了。

從南充回來不久,陳守榮擔任了昭化縣工商科科長。1950年12月,任昭化縣工商聯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1952年又被任命為昭化縣副縣長。

朝鮮戰爭爆發后,抗美援朝運動在全國興起。1951年7月25日,赴朝慰問團來到昭化,舉行了上萬人的報告會。陳守榮也在大會上發言,表示堅決擁護抗美援朝,要求參加志願軍,並把他唯一的積蓄800銀元捐獻出來。他的義舉得到群眾的歡迎,在場的朝鮮代表連連豎起了大拇指。

1955年初,陳守榮被調到綿陽專署交通科任副科長。經人介紹,他與陳先惠結為夫妻。

“文化大革命”中,時任綿陽地區交通局副局長的陳守榮受到牽連,造反派給他戴上“歷史反革命分子”帽子,組織了1000多名干部群眾進行批斗。地委書記彭華、副書記張黎群等人陪斗。當時造反派質問彭華:“陳守榮是個特務,你為啥還重用他?”

彭華答道:“重用他是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不是我!”

造反派惡狠狠地說:“胡耀邦是黑幫分子,現在已被揪出來了。”

陳守榮不知哪來的勇氣,大聲說:“胡耀邦是個紅小鬼,咋成了黑幫分子?”

彭華也據理力爭:“陳守榮當副縣長是省政府任命的,我只是一個地委書記,怎敢違背省委的決定。再說,陳守榮在解放時立了大功,他投誠時繳1000多支槍幾十萬斤糧食。在土匪包圍區政府時,他勇敢參加戰斗,保衛了區政府。如果當時我是廣元地委書記,也會重用他的……”

造反派理屈詞窮,惱羞成怒,隨后將陳守榮發配到羅江縣白馬關放牛護院。在那裡,陳守榮度過了整整10年。

從1974年開始,陳守榮不斷往省裡和北京寫申訴材料, “現在也記不得寫了多少申訴信,反正很多”。

1977年8月的一天,剛從北京開會回來的綿陽地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李烈對陳守榮說:“老陳,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要不了多久你就要官復原職了。”

李烈說他在北京時,見到了時任中央組織部部長的胡耀邦。在聽了陳守榮的遭遇后,胡耀邦當即說陳守榮是個開明人士,當年為革命事業做了貢獻,黨不能忘記這樣的人。胡耀邦再三叮囑李烈為陳守榮落實政策,一要平反,二要官復原職,三要補發工資。

“我和胡耀邦見面也就兩次,真沒想到他還一直記著我,而且我調到綿陽他也曉得。聽李部長這麼一說,我當時很激動,也很感謝他。”

1978年,陳守榮被徹底平反,摘掉了所謂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恢復了他交通局副局長的職務,並補發了工資8000多元。陳守榮立即將這筆錢捐給了發生自然災害的廣元災區。

1987年12月,陳守榮從綿陽市交通局副局長(正縣級)任上離休。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不幸病逝的噩耗傳來,陳守榮悲痛欲絕,連續幾個夜晚難以入眠,胡耀邦對他的鼓勵、對他關心、對他的幫助,一幕幕浮現在眼前,仿佛昨天發生的一樣。他常常深情地對家人說:“沒有胡耀邦,就沒有我陳守榮……” 

推薦閱讀


盤點開國元帥原名:朱德三易其名 徐向前原名取自《易經》

中蘇關系掠影:毛澤東與赫魯曉夫的10張珍貴合影(組圖)

誰被毛澤東視為此生"真正的老師"?

從20句精彩語錄讀懂開國元勛習仲勛一生

毛澤東何以缺席中共六大卻當選中央委員

盤點:毛澤東一生中愛讀的8部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