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
度量大如海 意志堅如鋼
一場關於南下或北上的爭論導致紅一、紅四方面軍的反向而行。人多槍多打不通南下的路,張國燾擁兵自重、分裂中央的目的沒有得逞,爺爺的“朱毛不能分”的警句一字千鈞、擲地有聲,而毛主席對爺爺的一句“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的評價永傳后世。
毛主席對爺爺朱德的評價是他倆在血與火的戰斗中產生的友誼和信任。他們的友誼和交往歷經半個世紀,出於共同的理想。他們都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同時他們也確立了共產主義的信念,雖然途徑各異,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爺爺是出國留學,在巴黎碰到周恩來,經周恩來介紹入黨,去蘇聯學習,被黨派回來,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但最終朱毛殊途同歸。
再一個出於共同尋找。雖然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政策是對的,但是蔣介石完全推翻了國民黨的宗旨,陷害共產黨,對共產黨制造了“四一二”大屠殺,使我們黨真正認識到槍杆子裡出政權。
第三個出於共同戰斗和關愛。朱毛始終都是在一起戰斗,在井岡山他們擺脫了內部悲觀和失望的情緒,共同確立了游擊戰戰法和原則的“十六字訣”。1930年12月,在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期間,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在寧都縣小布召開蘇區軍民殲敵誓師大會,會場兩邊貼著巨幅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裡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1929年4月5日,以毛澤東和朱德為主要負責人的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在《紅軍第四軍前委給中共中央的信》中,將紅軍游擊戰爭的作戰原則正式概括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同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在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將其稱為“十六字訣”。爺爺曾於1925年7月在黨的安排下到蘇聯參加一個秘密的軍事訓練班學習,當軍事教官提問他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選擇什麼樣的戰法時,爺爺回答道: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必要的時候,拖部隊上山。
第四個出於共同的探索,支持毛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毛澤東在和陳毅同志談到長征途中同張國燾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作斗爭時,曾深情地說:“朱總司令當時是臨大節而不辱。”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毛澤東和黨中央決定集中主力北上抗日,張國燾則主張在青海、新疆或川康等邊陲地區重建根據地。經過堅決的斗爭和耐心的工作,中央肯定了北上的方針。紅軍分為左、右兩路軍。左路軍由爺爺和張國燾率領。張國燾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同意,實際上按兵不動,堅持他的錯誤路線。張國燾對堅定地站在毛澤東革命路線一邊的爺爺進行了殘酷的迫害,撤走了爺爺的警衛班,殺了馬匹,張國燾甚至把爺爺軟禁起來,還以槍斃相威脅。爺爺說:“就算你把我劈成兩半,朱也離不開毛,毛也離不開朱,朱離了毛過不了冬。”
我深刻地體會到爺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高貴品質。1928年1月,爺爺率部舉行湘南起義,連克資興、永興、耒陽等縣城。參戰部隊和各縣農軍合編為工農革命第四軍,爺爺任軍長,陳毅任黨代表,王爾琢任參謀長。2月29日,連長林彪帶領一個連護衛后勤輜重從永興趕往耒陽,行至耒陽境內已是深夜,突遇縣民團偷襲,運送的物資被搶劫一空。爺爺知道此事后大為惱怒,問林彪:“你護送的物資呢?你帶的部隊呢?你在黃埔軍校學的本領呢?”林彪低著頭一言不發。爺爺不忍心再責備下去,放緩語氣問林彪:“你打算怎樣善后?”林答:“我已查明襲擊我部的是耒陽縣民團,我要他們血債血償。”計劃得到爺爺的批准后,林彪所部著國民黨軍服開進耒陽縣城,在地方民團為歡迎國軍的宴席上將反動民團和地主豪紳一網打盡。僅此一仗,林不僅奪回了被搶的物資還繳獲了不少的槍支彈藥,俘虜了數百名團丁。以后,爺爺發現了林彪的才干,在戰爭中破格提拔他任營長、團長。
頻道精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