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劉建:我眼中的爺爺朱德【3】

劉建

2016年01月26日08: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74 年,“小排長”劉建向朱德匯報在部隊當兵的體會

朱德的扁擔 人民的光榮

《朱德的扁擔》是一根普通扁擔,它也是用竹子做的﹔《朱德的扁擔》又不是一根普通扁擔,因為它是“紅軍之父”的扁擔,它是領導聯系群眾的扁擔,它是官兵一致原則得以體現的扁擔,它擔起了紅軍的優良傳統,擔起了幾代人的永遠的回憶……《朱德的扁擔》是朱良才上將寫的一篇文章,過去一直收錄在小學課本裡。因為井岡山面積小,以山為主,能種糧食的地方非常少,那時候朱毛井岡山會師以后將近有萬余人在山上,山上糧食不夠,就要從茨坪挑糧上來。路程全長十幾公裡。爺爺在戰斗的間隙,堅持和戰士一起挑糧食。戰士們覺得爺爺作為軍長,年紀也大,白天要指揮戰斗,晚上還要研究工作,部署一些事情,很辛苦,就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不讓他挑糧食。誰知道第二天爺爺發現扁擔不見了,就自己砍了一根竹子又做了一根新扁擔,並在上面寫:朱德自用。“文革”中,當時江西省委領導為了迎合時勢,把井岡山博物館裡的陳展“朱毛會師”改成“毛林會師”,“朱德的扁擔”變成了“林彪的扁擔”。我母親知道后就去問爺爺:“爹爹啊,過去我們都知道井岡山會師是朱毛會師,怎麼現在變成毛林會師,您的扁擔怎麼又變成了林彪的扁擔?”爺爺說:“歷史就是歷史,誰也篡改不了,扁擔麼,可以先借給他,早晚要還回來的。”“文革”中到處貼攻擊、污蔑爺爺的大字報,都貼到了中南海的家門口,連台階上都貼滿了大字報。爺爺拿拐杖指著朱德那兩個字說:“就這兩字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

1946年爺爺60誕辰,黨中央決定陝甘寧邊區及各個解放區放假3天為他祝壽。《解放日報》等解放區報紙連續一周發表社論、祝詞表彰和祝賀他。毛澤東題詞為:“人民的光榮。”劉少奇的題詞是:“朱總司令萬歲。”周恩來題詞是:“親愛的總司令,朱德同志,你的六十大壽,是全黨的喜事,是中國人民的光榮。”

我認為爺爺對革命事業有五心:一是永葆恆心,堅決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不斷地探索,不懈地奮斗﹔二是竭盡忠心,為黨和人民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第三是充滿熱心,對社會主義建設任勞任怨﹔第四是滿懷愛心,對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矢志奉獻一生﹔第五個是保持著公心,恪守原則,堅持革命到底的一生。特別是他這個“公心”和現在習總書記以及黨中央提出來的“三嚴三實”教育實踐相吻合。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關於這點我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1972年,爺爺的秘書受人之托以給老人家親屬購表的名義,向 “三座門”軍委辦公廳申請購買10塊“鶯歌”手表,雖按價格付款但要求免除工業券。當時這種原裝進口手表是重點內控商品,市場上根本見不到,價格是187元一隻,同時需要70張工業券。在計劃經濟時期,每個城市居民一年僅發給很少的工業券。軍辦接到電話后,隻按價格收錢並免除了所有工業券,同時將手表送到家中。爺爺知道后,非常生氣,拐棍杵得地面噔噔響,說:“我戴的是國產表,質量很好,不需要更換,我身邊的工作人員,尤其是共產黨員首先不能欺騙組織,必須遵守組織紀律,絕不允許搞特殊化,以我的名義向組織要東西。”爺爺責成這位秘書做出了深刻檢查。為了讓他吸取教訓、警示他人,爺爺果斷決定將表和人都退了回去,重新另選了秘書。

奶奶在的時候也是這樣,1976年爺爺去世了,奶奶馬上向組織報告,交房子並提出來我該享受自己的待遇,該搬到什麼房子住就搬到什麼房子去﹔老總的車立即交,工作人員按照中央的規定,將老總的文件該交的交,該退的退,然后回到自己的單位去,他們是負責照顧朱老總的,現在朱老總不在了,他們就應該回到自己的原單位。1992年奶奶去世之后,我媽媽也把這種思想繼承下來,要求將奶奶的住房退給單位,交給組織,並向當時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曾慶紅、副主任楊德中寫信:

曾慶紅、楊德中主任:您們好!媽媽康克清病逝后,根據媽媽臨終前的遺囑“我什麼都不要”和爹爹后事處理的原則,我對爹爹和媽媽遺物的處理意見報告如下:

一、媽媽的存款:她老人家生前一直關心家鄉的建設,存款就捐給江西萬安縣,支援家鄉的教育事業﹔

二、爹爹和媽媽的手稿、書籍及有革命歷史和教育意義的文物、有保存價值的禮品全部交給組織。媽媽病逝已近兩年,遺物暫時存放在她原來的辦公室、臥室以及庫房裡。因為我不住在那裡,缺乏嚴密的組織管理,加之今年暖氣試水時漏水,物品部分受潮,造成了一點損失。因此,我建議:請組織上指定專人組成處理小組,作為親屬我們將遵照他們的遺願,配合組織,善始善終處理好有關他們的一切事宜。

朱 敏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這是爺爺的一個嚴格的家風。爺爺參加革命入黨以后,擔任紅軍的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解放軍總司令,他始終在人民軍隊的建設方面努力多做貢獻,始終恪守黨指揮槍的原則。他作為軍隊最高領導人,在長征的時候還兼任過軍委主席,無論地位多高,兵權多大,在他的率領下,始終把軍隊置於黨的領導下,堅定執行黨指揮槍的原則。爺爺說:手中有軍權,要謹慎再謹慎,一切從革命利益出發,絕不能做違反黨和人民利益的事,絕不能離開“黨指揮槍的原則”。楊尚昆在爺爺誕辰百周年時代表黨中央評價爺爺:德高不自顯,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私。

頻道精選


珍貴組圖:周恩來19張外交經典照片

遵義會議上誰投了“關鍵一票” 力挺毛澤東指揮紅軍?

盤點:毛澤東如何評價“延安五老”(組圖)

周恩來曾評蔣介石:作為一個戰術家,他是拙劣的外行

緬懷張萬年:彭德懷曾評價他“腦瓜像個活地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朱德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