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鄧小平領導的1975年整頓,學術界已經進行了相當充分的討論。但仍然有若干問題沒有取得一致的認識。包括鄧小平領導的1975年整頓是不是“全面整頓”?1975年整頓為何突然中斷?1975年整頓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鄧小平在1975年整頓中的思想理論在鄧小平理論形成過程中的地位,能不能說是鄧小平理論的起點等。本文擬在以前研究的基礎上,談一些新的見解,就教於廣大讀者和專家學者。
〔關鍵詞〕1975年整頓﹔“全面整頓”﹔歷史地位﹔鄧小平理論起點
在毛澤東和周恩來、葉劍英支持下大刀闊斧地領導1975年整頓是鄧小平人生旅程中最為光彩奪目的篇章之一。對於鄧小平領導的1975年整頓,學術界已經進行了相當充分的討論。不過,仍然有若干問題沒有取得一致的認識。主要是:鄧小平領導的1975年整頓是不是“全面整頓”?1975年整頓為何突然中斷?1975年整頓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鄧小平在1975年整頓中的思想理論在鄧小平理論形成過程中的地位,能不能說是鄧小平理論的起點?本人在研究鄧小平領導1975年整頓的著述中對這些問題曾經做出過不同程度的回答。在紀念1975年整頓40周年之際,本人擬對以上問題,不避重復,發表一些個人的研究心得,以就教於廣大讀者和專家學者。
一、鄧小平領導的1975年整頓是不是“全面整頓”
鄧小平領導的1975年整頓是不是“全面整頓”?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從1975年整頓的實踐中去尋找。讓我們來看一看鄧小平是怎樣以“三項指示為綱”作為指導思想來領導1975年整頓的。
先看鄧小平領導1975年整頓的指導思想。
從1974年8月至1975年1月,毛澤東先后作出並重申了安定團結、學習理論反修防修、把國民經濟搞上去三項指示。鄧小平審時度勢,融會貫通,把它們聯系在一起,提出:毛主席的三項重要指示“就是今后我們一個時期各項工作的綱”。?譹?訛鄧小平以“三項指示為綱”作為指導思想來領導1975年整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鄧小平在提出“三項指示為綱”時,還很有針對性地提出兩個重要論點:一個是“整體”論。強調毛主席的三項指示是一個“整體”,是互相聯系的,不可分割的,不能丟掉任何一條。一個是“大局”論。強調周總理提出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兩步設想”和在20世紀末把我國建設成為“四個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這就是大局”。“全黨全國都要為實現這個偉大目標而奮斗”。?譺?訛鄧小平以此統一全黨全國的奮斗目標,明確“把國民經濟搞上去”這個工作重心,並對“四人幫”割裂三項指示、破壞安定團結、破壞經濟建設的言行提供了批評的依據。鄧小平對三項指示的總體把握,使1975年整頓具有一種高屋建瓴、勢不可擋的氣勢。
再看鄧小平領導1975年整頓的發展過程。
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和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以后,鄧小平接替病重的周恩來總理主持國務院工作。他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立即大刀闊斧地領導整頓。
四屆全國人大一開過,鄧小平即為落實毛澤東早在“九一三事件”后就已作出的“軍隊要整頓”的指示作了部署。與此同時,雷厲風行地著手領導鐵路整頓,召開工業書記會議,發出中共中央9號文件,首先解決老大難單位——徐州鐵路局的問題,不到一個月就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鄧小平隨即在工交戰線各行各業推廣鐵路整頓的經驗,並乘勝轉入鋼鐵工業和國防科技的重點整頓。短短三四個月,鐵路運輸面貌改觀,煤炭工業恢復發展,鋼鐵扭轉欠產局面,整個工交戰線發生顯著變化,出現安定團結和把生產搞上去的好勢頭。全國工業總產值上半年完成全年計劃的百分之四十七點四,全國財政收入完成全年計劃的百分之四十三,收支平衡,略有結余。國防科技事業恢復正常,為當年取得“三星高照”的優異成績奠定了基礎。這是整頓的第一階段,也是重點整頓階段,可以說是整頓的試點階段。
在此期間,“四人幫”圍繞“反經驗主義”問題,展開了一場嚴重的斗爭。毛澤東尖銳地批評了“四人幫”,有力地支持了鄧小平。江青、王洪文被迫寫了檢查。王洪文被派往外地。從7月2日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工作由鄧小平主持。
7月初,毛澤東提出要調整黨的文藝政策,並接連對“周揚一案”(7月2日)和電影《創業》(7月25日)作出批示,再次對文藝調整發表談話(7月14日),還批准鄧小平的提議,在國務院設立政治研究室(7月初)?譹?訛。毛澤東的這些指示,把整頓從經濟部門引導到上層建筑特別是意識形態領域,1975年整頓由此進入第二階段。鄧小平抓住有利時機,把整頓向面上鋪開,並引向深入。從7月起,文藝的調整、軍隊的整頓、教育的整頓、科技的整頓、地方的整頓、農業的整頓先后展開,並取得成績。
鄧小平在第二階段整頓鋪開和深入的基礎上,決心乘勝前進。他賦予整頓雙重任務:首先是撥亂反正,進而要改革發展。在他看來,“把國民經濟搞上去”,不僅要恢復生產秩序,完成1975年的年度計劃和“四五”計劃,而且要設計出實現“兩步設想”、建設“四個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具體藍圖。鄧小平認為,當時在發展國民經濟方面有兩項工作最為急迫:一是要確定對發展國民經濟從指導思想到具體要求必須共同遵循的“章程”﹔一是要對實現兩步設想具有關鍵作用的今后十年做出長遠規劃。為此,鄧小平著重抓了三件事:計劃工作務虛會和《工業二十條》,關於科學工作的《匯報提綱》,發展國民經濟的十年長遠規劃。鄧小平針對浙江、河南等地嚴重存在的“雙突”(突擊入黨,突擊提干)問題,提出黨也要整頓,並把整黨作為整頓的核心,部署在1975年冬至1976年春進行“全面整頓”。他在政治局講了“各方面都要整頓”的問題,得到毛澤東贊成﹔又在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上向全黨全國提出“全面整頓”的任務,並進而明確全面整頓包括軍隊整頓、地方整頓、工業整頓、農業整頓、商業整頓、文化教育整頓、科技整頓、文藝整頓和黨的整頓九個方面。這時,指導經濟領域整頓的《工業二十條》和指導教科文領域整頓的《匯報提綱》已經基本完成,以“三項指示為綱”指導“全面整頓”的社論,正由國務院政治研究室起草。就在1975年整頓准備進入“全面整頓”階段之際,一場名為“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運動開始,以整黨為核心的“全面整頓”進行了准備,還沒有來得及展開,就被迫中斷了。
從上述鄧小平領導1975年整頓的三個發展階段可見,鄧小平對“全面整頓”作了部署,進行了准備,但還沒有來得及展開,就因“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的發動而中斷了。所以,把鄧小平領導的1975年整頓稱為“全面整頓”是不夠確切的。應該按實際情況稱之為“1975年整頓”,或者按照鄧小平1975年9月15日在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報告中所說“現在全國存在各方面要整頓的問題”,1975年9月27日和10月4日在農村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各方面都要整頓”,稱之為“1975年各方面整頓”。
按《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出版說明”的提法,稱為“各項工作的整頓”,也是可以的。該書注19謂:“1975年,鄧小平在毛澤東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著手對許多方面的工作進行整頓。”也沒有稱“全面整頓”。該書收入鄧小平1975年9月27日和10月4日在農村工作座談會上兩次插話,用的標題為《各方面都要整頓》﹔該書注19謂:“1975年,鄧小平在毛澤東支持下,著手對許多方面的工作進行整頓,使國內形勢有了明顯好轉”。也都沒有採用“全面整頓”的說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