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1976:身處逆境的鄧小平【4】

霞 飛

2016年03月03日15: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鄧小平不顧個人安危與一些中央領導人商議打倒“四人幫”的策略

中共中央兩個決議的公布,標志著鄧小平第二次被打倒。被打倒的鄧小平有一個去向問題。他面臨兩個選擇:即:是留在北京,還是去廣東。當時許多人勸鄧小平去廣東。去廣東有兩個好處,一是在那裡安全,廣東軍隊和地方的主要領導干部都同情鄧小平,支持鄧小平,他到那裡,可以免遭“四人幫”的毒手﹔二是鄧小平到廣東后,那裡會給他提供較好的生活條件,他可以在那裡養老,如果留在北京,“四人幫”則隨時可以加害於鄧小平。而且,在北京,整天處於“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叫嚷聲音之中,他的心裡也不寧靜。但是,鄧小平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留在北京。他的想法有二:一是他再次被打倒后,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他留在北京,就會繼續引起各方面的廣泛關注,這樣,就把“四人幫”的問題繼續擺在全國人民面前﹔二是通過幾次同“四人幫”較量,鄧小平更加堅信,“四人幫”在人民群眾中,在廣大干部中,是孤立的,他們必定垮台,而且,“四人幫”垮台的日子不會久遠了,他留下來,就會增加同“四人幫”斗爭的力量。當然,鄧小平也考慮到了自己的安全問題,他知道,毛澤東雖然決定撤銷他的黨內外一切職務,但仍然很關心他,毛澤東已經關照汪東興,要保護好鄧小平,免出意外。同時,葉劍英也十分關心鄧小平。葉劍英還把鄧小平安排在一個十分安全的地方,因此,他的安全,雖然有危險,但大體上是可以保障的。於是他決定留在北京。

此時,鄧小平雖然賦閑在家,但他心系全國,心系人民。他關心國家大事,關注中國的政治動態,繼續同“四人幫”做斗爭。對於個人命運,鄧小平是持樂觀豁達態度的。對於撤銷他黨內外一切職務,他不在乎,對於“四人幫”對他的批判,他更不在乎。他照樣吃飯、睡覺、鍛煉、玩牌。他認為,歷史是公正的。正如他自己后來所說的:我是樂觀主義者。同時他也堅信,“四人幫”一定會垮台,而且時間不會太長。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正當全國人民陷入極大悲痛之中時,“四人幫”卻加緊了篡黨奪權的活動。他們認為華國鋒立足未穩,政治上不強,還誤以為政治局裡面會有很多人擁護他們,便急於取華國鋒而代之。

“四人幫”進行了一系列陰謀活動。

先是王洪文讓他的秘書米士奇給各省打電話,讓各省有事情和王洪文辦公室直接聯系,想要把中央與地方聯系的渠道壟斷住,結果,被華國鋒發現,及時糾正過來。

接著,江青借保存毛澤東文件之機,向華國鋒大吵大鬧,要求把毛澤東的文件都歸她和毛遠新保管。她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利用和篡改毛澤東的文件,為他們掌權制造所謂“根據”。結果,又被華國鋒頂了回去。

再接著,江青又向中央提出,讓毛遠新留在中央工作。她是打算讓毛遠新在中央擔任重要職務,同時,也為他們篡權找一個曾接近毛澤東的人作個見証。這一條,也被華國鋒頂了回去。

又接著,在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問題上,“四人幫”故意向華國鋒搗亂。他們提出,不必出第五卷,隻出單篇就可以。他們是想用出單篇的辦法,由他們把持出版工作,隻出對他們有利的毛澤東文稿,為他們篡黨奪權制造“根據”。這一條,又被華國鋒頂了回去。

在當時,中央政治局的多數是擁護華國鋒的,特別是葉劍英,更是堅定地擁護華國鋒的領導,各地黨委也紛紛表態,擁護華國鋒。“四人幫”見刁難不住華國鋒,也拱不倒華國鋒,便打算搞“第二武裝”,組織叛亂,用武力奪權。王洪文專門回上海,讓“四人幫”在上海的死黨盡快把民兵武裝搞起來,還發放武器彈藥,組織訓練。“四人幫”的這一陰謀,被葉劍英及時發覺,他立即調動南京軍區部隊三個師,向上海外圍出動,控制了上海外圍險要地帶。

“四人幫”在籌劃搞“第二武裝”的同時,又在關鍵問題———即毛主席“臨終囑咐”上做文章。他們把毛澤東寫給華國鋒的“按過去方針辦”改為“按既定方針辦”。他們這樣做的意圖是,隻要中央認可“按既定方針辦”,就可以任由他們來解釋“既定方針”,堅持“文化大革命”路線,他們還可以為所欲為。同時也可以給華國鋒扣上“篡改毛主席臨終囑咐”的罪名。1976年9月16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發表文章:《毛主席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首次提出了“按既定方針辦”是毛主席“臨終囑咐”。文章發表后,“四人幫”覺得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也沒有達到把“篡改毛主席臨終囑咐”的罪名扣在華國鋒頭上的目的,便又下毒手。1976年10月4日,“四人幫”拋出屬名“梁效”的文章:《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文中說:“任何修正主義頭子膽敢篡改毛主席的既定方針,是絕然沒有好下場的。”這篇文章打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這就是:他們要把“篡改毛主席臨終囑咐”在帽子,扣在華國鋒的頭上,要搞掉華國鋒。華國鋒的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

在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歷史關頭,在北京的鄧小平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自從毛澤東逝世后,“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運動仍在擴大。廣播喇叭中傳來的批判鄧小平的聲音,他天天都能聽到。但是,鄧小平不在乎這些,他早已經把個人榮辱進退乃至生死置之度外。但他心裡也十分焦急。他每天看報、聽廣播,聽消息,從各種渠道了解“四人幫”的動向。他已經明察到了“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陰謀。他十分擔心,一旦黨和國家的大權落入“四人幫”的手中,中國就會有千百萬人頭落地,中國人民就會再受浩劫。中國已經經過了十年浩劫,再也不能折騰了。他當時對一個朋友說:“我最擔心的是,讓他們把我們殺光,任其分裂黨和國家,把用無產階級的心血和精神建設起來的國家推入他們設計的黑暗深淵,那樣,歷史將倒退一百年。”鄧小平下定決心,自己不能閑著,更不能袖手旁觀,他要為粉碎“四人幫”出力。

本來,鄧小平再次被打倒后,葉劍英為他安排的住處十分保密,鄧小平也基本不外出,因此,誰也找不到他的住處,連他的老朋友和老戰友,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住處。后來,“四人幫”把注意力轉向攻擊華國鋒,把精力放在要把華國鋒搞掉之上,似乎忘記了鄧小平。這樣,鄧小平的處境相對寬鬆了一些,他也自由了一些。這樣,許多老戰友也就知道了鄧小平的住處。一些對當時中國政局起重要作用的關鍵人物,也到鄧小平的住處來訪問了。1976年9月底的一天,王震來訪。鄧小平一見到王震,分外喜悅。他知道王震可靠,是反對“四人幫”的,是可以與之交心並托付重任的,於是,鄧小平便和王震推心置腹地談了起來。鄧小平讓王震找一些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軍隊中的一些領導人商議解決“四人幫”的問題,王震欣然答應。從那天起,王震先后找了陳雲、李先念、葉劍英、鄧穎超、聶榮臻、徐向前,與他們商談了解決“四人幫”的問題。大家意見統一。至於怎樣解決“四人幫”,大家還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來,而“四人幫”卻加緊了篡黨奪權的活動。

王震回頭向鄧小平匯報了老干部、老帥們的意見,鄧小平聽后,內心很著急。他認為,如果不早下手解決“四人幫”,必將受制於人。1976年10月初的一天,鄧小平不顧個人安危,走出他的住處,親自到北京小翔風胡同葉劍英的家裡,商談解決“四人幫”的問題。兩位老戰友一起詳細商定了解決“四人幫”的時機、方式和后續對策等問題,二人達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見。最后,鄧小平真誠地表示,相信葉劍英一定能夠收拾好殘局。

1976年10月6日,華國鋒在葉劍英的支持下,一舉粉碎“四人幫”。接著,中央政治局通過了對“四人幫”隔離審查的決議和華國鋒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的決議。

這次政治局會議后不久,李先念、陳錫聯、吳德一起到北京的西山去看望已經轉移住到那裡的鄧小平,向他介紹了粉碎“四人幫”和華國鋒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情況。鄧小平高興地對他們說:“很好啊!我可以過一個安寧的晚年了。這種方式好(指抓捕“四人幫”的方式———筆者注),干淨利索!”

以粉碎“四人幫”為契機,中國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動亂,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后來鄧小平領導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而這些,是與鄧小平與“四人幫”的斗爭分不開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