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毅軍 王 超
1950年10月,46歲的任弼時英年早逝。作為戰爭年代與其並肩戰斗的親密戰友賀龍悲痛萬分!他含淚撰文悼念:“我和弼時同志開始見面並成為親密的戰友,是在人民解放斗爭最艱苦的歲月裡,即一九三四年十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那是怎樣一段艱苦的歲月呢?賀龍回顧道:當時蔣介石以優勢兵力進攻我們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阻梗了我們和黨中央、和其他革命根據地的聯系。“正在這時,弼時同志等所率領的六軍團與我們二軍團勝利會合了。由於兩個軍團的會合,特別是弼時同志的到來,給我們以無限的興奮和力量,從此使我們恢復了和黨中央的聯系,給我們帶來了中央紅軍斗爭的寶貴經驗,使我們許多重大的政策問題獲得了解決,從而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部隊建設在更加健全的道路上向前發展。”興奮之情,親密之意,躍然紙上。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任弼時與賀龍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模范會師。任弼時:“他就是兩把菜刀鬧革命,南昌起義的總指揮,我們紅三軍的軍長賀龍同志!”賀龍:“我讓弼時同志夸得有點子昏昏沉沉嘍!‘兩把菜刀鬧革命’,一把在別人手裡,我手裡隻拿著一把,是單刀,不是雙刀”
賀龍和任弼時的會面,即紅二、紅六軍團會師是1934年根據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的指示進行的。周恩來說紅六軍團“一路是探路”,博古說“當時軍事計劃是搬家,准備到湘鄂西(既后來恢復番號的紅二軍團活動地區——筆者)去,六軍團是先頭部隊”。任弼時根據當時形勢認為這“是不可免的”。事實証明,任弼時與賀龍的會面是愉快的,兩軍團的會師是團結模范的會師。
1934年10月26日,兩軍在南腰界召開慶祝會師聯歡會。這是黔東蘇區東北端一個倚山大村,有近千戶人家,紅三軍(此時未恢復紅二軍團番號)司令部設在這裡。為防止敵機空襲,聯歡活動在樹林裡進行。中央政治局委員、紅六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任弼時與賀龍等登上了主席台。任弼時宣讀了中共中央慶祝紅三軍和紅六軍團會師的賀電,就當前形勢和任務作了報告。他指著賀龍向紅六軍團指戰員高聲地說:“看哪,他就是兩把菜刀鬧革命,南昌起義的總指揮,我們紅三軍的軍長賀龍同志!”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賀龍滿臉笑容地走到主席台前向全場指戰員敬禮,他笑著說:“我讓弼時同志夸得有點子昏昏沉沉嘍!‘兩把菜刀鬧革命’,一把在別人手裡,我手裡隻拿著一把,是單刀,不是雙刀。”滿場又是一陣笑聲。
賀龍接著說:“會師會師,會見老師。你們來自井岡山,那是毛主席、朱總司令創造的蘇區,一直是我賀龍和我們紅三軍學習的榜樣。我代表紅三軍全體同志熱烈歡迎你們!……我們一會師,樹大招風,我料想蔣介石也睡不著覺嘍!這裡是新開辟的根據地,可靠的根據地在哪裡呢?”他用煙杆子敲了敲自己的草鞋底接著說:“在我們的腳板上!靠我們行軍、打仗,奪取勝利,開辟更大的根據地,消滅更多的敵人!”會后,紅三軍奉軍委電令,恢復紅二軍團番號。賀龍任軍團長,任弼時任政治委員,關向應任副政治委員。
據理力爭。任弼時、賀龍等致電中革軍委:“以目前敵情及二、六軍團力量,兩個軍團應集中行動。”抵制中革軍委將兩軍團分開行動的錯誤決定。任弼時、賀龍等協力同心,最終兩軍團集中行動的正確建議為中革軍委所接受
紅二、紅六軍團會師以后,賀龍、任弼時等和中革軍委發生了歷時1個月的爭論,焦點在於:一是兩軍團是集中行動、統一指揮,還是分開行動、各自直受軍委指揮?二是集中兵力挺進湘西北開展攻勢作戰,還是由紅六軍團單獨進入湘西建立蘇區?結果是任弼時、賀龍等的正確建議為軍委所接受,也為后來兩軍團發展壯大,更好地策應中央紅軍戰略轉移,創建和發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戰勝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圖謀,乃至為形成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戰略格局取得長征最后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拉開這場爭論序幕的是1934年10月24日紅六軍團與紅三軍(會師后恢復紅二軍團番號)在貴州印江縣木黃的會師。兩軍會師后,直面而來的重要問題,是確定兩個軍團的戰略行動方向。賀龍熟悉湘西地區情況,他和任弼時等研究后認為:第一,地處梵淨山區的黔東特區新開辟不鞏固的根據地,活動范圍窄﹔冬季大雪封山,部隊過冬有困難。第二,兩軍合則形成一個拳頭,分則勢單力薄,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第三,軍委電令紅六軍團應“在鬆桃、乾城、鳳凰地域建立根據地”,而盤踞在那裡的湘西軍閥陳渠珍和苗漢地主豪紳勾結,紅六軍團孤軍深入,一時難於立足。
任弼時、賀龍等會商后,於10月25日致電軍委建議:“以目前敵情及二、六軍團力量,兩個軍團應集中行動。”同時,決定將黔東根據地地方武裝和兩軍現有傷病員合編成獨立師,留在黔東特區堅持斗爭,而主力伸出到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湘西北尋求新的發展。但是,他們沒有料到,軍委在26日發出的復電中,嚴厲地批評了這個建議:“二、六軍團合成一個單位及一起行動是絕對錯誤的。二、六軍團仍應單獨的依中央及軍委指示的活動地域發展,各直受中央及軍委直接指揮”,紅六軍團速去乾城、鳳凰,“勿再延遲”。而此時兩軍團正向黔東蘇區南腰界開進,未及時收到電報。
27日夜23時,任弼時、賀龍又致電軍委,報告兩軍團主力挺進湘西北,准備在湘鄂川黔幾省交界處開創新根據地,並說明紅六軍團不直接向乾城、鳳凰地區行動的原因。28日,任弼時、賀龍等率主力向湘西北發動攻勢,當晚才接到軍委26日復電。經過審慎研究,當天夏曦、賀龍、關向應、任弼時、蕭克、王震聯名致電軍委,再次陳述利弊:“在敵我及地方條件下,我們建議:二、六軍團暫時集中行動,以便消滅敵一、二支隊,開展新的更有利於兩軍團將來分開行動的局面。目前分開,敵必取各個擊破之策﹔以一個軍團力量對敵一個支隊之(無)必勝把握,集中是可以打勝敵任何一個支隊的,且兩軍在軍事政治上十分迫切要求互相幫助。”這3份電報集中反映了兩軍團領導人關於集中兵力、進軍湘西北軍事方針的正確依據,表明他們因地制宜,堅持己見的正確態度。
對此,軍委於29日再次復電重申:二、六軍團絕對不應合並,仍應保持兩個軍團組織,兩軍團均直受軍委指揮﹔六軍團可暫在蘇區休息,改編數天后應直向鬆桃、鳳凰、乾城地區發展,創立新根據地﹔二軍團則應背靠烏江,鉗制印、秀之敵,向黔敵積極行動。要兩軍團利用湘敵大部阻擊中央紅軍之機,向湖南大發展。復電既不符合戰場實際,又不採納下級合理建議。
既然中央來電要求“向湖南大發展”,任弼時,賀龍等從實際出發,當機立斷,不去乾城、鳳凰地區,而是集中兩軍團的兵力,向湘西北進軍。10月30日,兩軍團順利通過酉陽,連日急行軍,向湖南龍山縣招頭寨前進,11月7日佔領湘西北咽喉永順縣城,擺脫了川黔軍羈絆,甩開了前來追堵的陳渠珍部,部隊集結永順縣城附近,得到了1周時間的休整。
11月13日,朱德電示夏曦、賀龍、關向應、任弼時、蕭克、王震:二、六軍團應乘機深入湖南西北去擴大行動地域。這表明中革軍委已開始同意紅二、紅六軍團向湘西北發展的戰略方向。16日,中央書記處電示任弼時、賀龍等,對建立根據地、肅反、特別是黨政軍統一領導問題給予指示。決定成立湘鄂川黔邊省委,任弼時為書記,同時成立軍區,兩軍仍保留紅二、紅六軍團名義,“均直受軍委領導,但在兩軍團共同行動時則由賀、任統一指揮之”,任弼時、賀龍分別兼湘鄂川黔軍區政委和司令員。
頻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