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銀笙
從內戰到抗戰的戰略轉變
1935年夏季,日本侵略華北的行動急劇升級,中華民族的民族危機達到空前深重的地步。張聞天就思考著如何實現停止內戰,進而轉變為直接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抗戰。1935年11月13日,他主持西北中央局會議,明確提出實現戰略轉變的任務和靈活運用廣泛的統一戰線策略。當毛澤東和周恩來回到瓦窯堡后,張聞天即於12月17日在他和劉英住的窯洞裡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瓦窯堡中央政治局會議。受政治局委托,張聞天起草了《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統稱《瓦窯堡會議決議》)。為傳達會議精神,12月27日,黨中央召開了黨的活動分子會議,張聞天主持,毛澤東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著名報告,在全黨起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紅軍到達陝北以后,張聞天就重視聯合東北軍的工作,並在黨的文件中明確“蘇維埃政府與紅軍願在共同抗日三條件下同一切抗日反蔣的部隊訂立作戰協定”,“願意更進一步同他們組織抗日聯軍與國防政府”。11月20日至24日,直羅鎮戰役勝利后,張聞天於26日致電前線的毛澤東,提出對所俘東北軍軍官優待政策:“為了擴大我們抗日反蔣的影響與同盟者,此次所俘東北軍軍官中(師長亦在內)應給以優待,曉以抗日反蔣大義后大都釋放。同時表示,紅軍不但不殺白軍士兵,而且也不殺軍官,以進一步瓦解白軍上層。”這一政策的實行,在東北軍與中共中央建立直接聯系上起了很大作用。
1936年4月9日晚,從瓦窯堡趕到延安的周恩來與張學良在城內天主教堂進行徹夜長談,達成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共識。4月中旬,因受蔣介石指揮,東北軍一部向瓦窯堡和安塞進攻,導致工廠、醫院一片廢墟,毛澤東和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斷決定撤離瓦窯堡,於7月11日到達保安。不久即靈活正確處理了張國燾分裂紅軍陰謀,於11月21日實現了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勝利結束了長征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