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明君”張聞天

師銀笙

2016年05月03日08: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遵義會議時期的張聞天

  張聞天(長期用化名洛甫)1900年8月30日出生在江蘇省南匯縣的殷實農戶家庭。五四運動爆發后,投身於學生運動,並開始從事文藝創作和翻譯,評介外國文學名著,后在南京加入少年中國學會。1920年至1923年,先后到日本東京、美國舊金山學習和工作。1925年6 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紅色教授學院學習,並任助教、翻譯,同時兼任共產國際東方部報道員。

  1931年2月回到上海,不久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同年夏,共產國際決定成立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他被指定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1933 年初,隨中央機關從上海遷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2 月,在中華蘇維埃二大上當選為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遵義會議委托張聞天起草決議,這是張聞天在行軍途中寫成並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的決議文本。

  遵義會議挑起歷史重擔

  紅軍長征離開蘇區后,軍事上仍由“最高三人團”即共產國際代表李德和博古、周恩來負責。被排除出領導機構的毛澤東和張聞天、王稼祥跟隨中央隊行動。毛澤東因惡性瘧疾走不動路,王稼祥也因敵機炸傷,兩人都坐著擔架行軍。隻有張聞天騎著馬前后照應,成了小小的“中央隊三人團”。他們一路走一路談,對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目前的軍事指揮有了更多共識,張聞天和他過去在中央工作中犯過的“左”傾錯誤一步步地決裂了。他和王稼祥、毛澤東決心糾正李德、博古錯誤的領導,將紅軍引向正確方向。

  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上,在博古作了第五次反“圍剿”的總結報告后,張聞天首先起來作了反對“左”傾錯誤軍事路線的“反報告”。這個反報告實際是他和毛澤東、王稼祥商量並以毛澤東的觀點為主形成的。因張聞天當時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兼4人的中央書記處書記之一,立即得到參加會議的絕大多數同志的支持。根據他的反報告,他為中央政治局起草了《遵義會議決議》,並獲得通過。在這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上,毛澤東當選為政治局常委,協助周恩來指揮紅軍。張聞天代替博古擔任黨中央總書記,挑起歷史重擔。張聞天在延安寫的《反省筆記》(1943年12月16日)中寫道:“在遵義會議上,我不但未受打擊,而且我批評了李德、博古,我不但未受處罰,而且還被抬出來代替了博古的工作。”“當時政治局許多同志推舉我當書記”。鄧小平於1979年8月25日《在張聞天同志追悼會上致悼詞》中也証實說,1935年1月,在我黨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上,張聞天同志“被推選為總書記”。他還在《建設一個成熟的有戰斗力的黨》(1965年6月14日同亞洲一位共產黨領導人的談話)中說:“毛澤東同志那時候沒有當總書記,博古的總書記當然當不成了,但還是由曾經站在王明路線一邊的洛甫當總書記。”(《鄧小平文選》第1 卷,1994年版,第339頁)

頻道精選


毛澤東曾贊揚哪位元帥“救了黨救了紅軍”(組圖)

鄧小平對美外交思想的戰略與原則

劉少奇參加並籌劃中共七大 作出哪些重要歷史性貢獻

哪位上將26歲就擔任紅四軍軍長 陳毅對他贊口不絕

毛澤東曾向哪位大將“借寶”(組圖)

賀龍女兒賀曉明談紀念賀龍元帥誕辰120周年(視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