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蓮
2016年10月11日07:44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長征出發時,林伯渠擔任紅軍總供給部長兼沒收征發委員會主任,主要任務是負責籌糧籌款,保証部隊的糧秣供給。長征伊始,指戰員們未曾想到會有萬裡征程,每個人出發隻攜帶有幾天的糧食。紅軍離開根據地、長期在白區行軍,而這裡的群眾對紅軍、中國共產黨缺乏了解,再加上國民黨惡意宣傳、污蔑,老百姓對紅軍誤解嚴重。往往是紅軍尚未到來,當地的老百姓就聞風而動,跑得十室九空。就在這種情況下,林伯渠進行沒收征發工作時,都十分注意紅軍紀律的執行。
在籌糧籌款中,林伯渠要求紅軍嚴格執行有關紀律,嚴禁侵犯群眾利益。每到一地,打土豪、籌糧款時,他都反復叮囑:一定要把情況調查清楚,哪家該打,哪家不該打,千萬不要搞錯,損害群眾的利益。后來,林伯渠還總結出一套打土豪的經驗:進村前,先實地調查﹔進了門,一看三欄(馬、牛、豬欄)大不大,二看廚房大不大,三看鍋頭肥不肥,四看家具好不好,並且,注意房主同別人往來信件的稱呼。這樣,就能大致判斷誰家可能是土豪,然后向群眾調查,弄准了,就立即沒收財產。
一次,林伯渠與戰士們一起去籌糧。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同樣因為國民黨反動派的宣傳,提前把糧食藏好后,人離開村子遠遠地藏起來了。林伯渠帶著戰士們走了好幾個村庄,才在一戶人家草席下面的炕裡,發現了足足200斤玉米。看到黃澄澄的玉米,戰士們喜出望外,立馬就要往口袋裡裝。林伯渠卻慎重地提出,先弄清物主是誰。他說:如果是地主,我們按政策沒收,將沒收委員會的告示放在此地﹔如果是一般老百姓,則要按市價收買,並留言我們是紅軍,是幫助窮人打土豪分田地的。后來,經過調查分析,認定物主是一戶中農,大家按林伯渠的指示,把信和錢壓在炕邊,這才將糧食背走。
紅軍長征多在少數民族地區,在沒收和征集糧食的工作中,林伯渠專門強調注意黨的民族政策。他經常對戰士和干部說:“我們是革命的部隊,我們是保衛勞動群眾和少數民族的,隻能打土豪,不能傷害勞動群眾和少數民族。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過草地前紅軍兩次籌糧,這兩次籌糧一次比一次困難。當時糧食就是生命,多籌集一斤糧食,就可能多保存一個戰士的生命。而藏族群眾誤信敵人的宣傳,又把糧食埋藏起來外逃了。即使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林伯渠依然起草了《關於收割番人(指藏民)麥子事的通令》規定,部隊收割麥子時,首先收割土司頭人的,隻有在迫不得已時,才去收割普通藏民的麥子,而且收割后要把具體情況寫在木牌上、插在田中,藏族群眾回來可拿這塊木牌向紅軍領錢……
紅軍嚴明的紀律終於感動了藏族同胞。他們從躲避到主動給紅軍送糧食、帶路,讓部隊很快完成了籌集糧款任務。(摘編自《中國紀檢監察》2016年第18期 魏雪蓮/文)
頻道精選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