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回望教科書——教科書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獨特作用【2】

畢苑

2017年02月16日15:04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回望教科書

起步:國人自編兩大品牌

第一部成體系、較為完整地表現出現代學科意識的教科書是“蒙學教科書”。

1903年由文明書局陸續發行,包括文法、經訓修身、修身、中國歷史、西洋歷史、東洋歷史、中國地理、外國地理、筆算、心算、珠算、衛生、生理、天文、地文、地質、格致、化學、動物、植物、礦物、體操和毛筆習畫帖等23種。

《蒙學修身教科書》中有“政治”一課,課文說:“天下無無政治之國家。然不合公理之政治,與無政治等。故同一政治,比民之多數以為可者,方著為令。”這裡“政治”在詞義上顯然具有了現代涵義。課文還對“國民”一詞著重強調,相對當時的“君臣”觀念,尤為難得。

《蒙學格致教科書》還比較注重促進兒童建立科學觀念。第一課“釋格致”:“就天然之現象,以窺其真跡,曰觀察﹔從器械作用之現象,以得其佐証,曰實驗。合觀察實驗,以為物理之研究,曰格致。”把“觀察”和“實驗”作為自然科學的兩大支柱方法,這個見解已經具有現代科學觀念。

再如銷售良好的《蒙學動物教科書》,其中一幅草履虫結構圖,百年之后的今天我們在動物學教科書中,還能見到它作為原生動物的代表出現在插圖中。動物植物教科書把傳統時代排除在正規教育之外的花鳥虫魚等知識容納進來,介紹“細胞”“進化”等概念,改變了兒童對於人和自然界關系的認知,有助於兒童確立合理健全的知識結構,建立現代生物演進觀念。

第一部嚴格按照清政府頒布的《癸卯學制》成書,科目更為齊全、編寫更有條理、內容更為精湛的教科書是190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套“最新教科書”。

這套書分小學用書和中學用書。我們重點介紹一位中西兼通的學問家謝洪賚。他所編《最新教科書瀛寰全志》突出體現了他的歷史觀念和社會思想。他認為晚清是“震旦暗晦”的時代,“群龍盡見,睡獅獨酣”,中國人睜眼環顧,發現歐美世界早已“廳建獨立,鐘撞自由”,所以他要發憤把亞細亞洲、歐羅巴洲、亞非利加洲、南北亞美利加洲和大洋洲的地理國情一一述來,使中國學生盡早知道世界大勢。他有意識地區別“社會”和“國家”,認為“社會者,人類相互之團體也”,是“與生俱來”的,“社會發達之度”決定了“世界國民進化”之遲緩﹔“國家者,大社會之獨立而有主權者也”,有人民、有主權,“若是者謂之國家”。這種見解置於晚清思想文化的歷史大背景中尤為值得珍視。謝洪賚編纂的許多自然科學類教科書也是有助於學生樹立科學觀念的好教本。例如他編譯的“生理學”教科書,體現出中國傳統“養生”法向現代“衛生”觀念的轉化﹔“衛生”從“保養身體之理法”,而成為現代細菌病理學的概念。

“最新教科書”影響廣泛,茅以升回憶他1906年的讀書情況說:“我十歲時入中學,所用的各門教科書,多半是商務出版的。教科書以外的參考書和工具書,也有很多是商務出版的。”

“最新教科書”在當時還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學校教科書委員會”改組的“中華教育會”的機關報——《中國報道》在1904年報道了“商務印書館的教科書”,文章認為這些教科書“將非常有助於新教育改革,而這新教育變革對中國的學校又將起到革命性作用。”在1907年的一個報道中,它認為商務印書館教科書的出版“標志著中國的兒童從傳統經典的束縛下解放了出來,進入到充滿趣味與知識的新的文學作品中”,是“過去幾年裡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姜萍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