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載人航天精神的由來與發展【5】

譚智俊

2017年03月16日09:46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載人航天精神的由來與發展

載人航天精神的豐富內涵之四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

航天工程是一項規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統工程,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全國各行各業的大力協同,同舟共濟、團結協作是航天事業的寶貴品質。

以飛船對接器為例,其中就包含了100多個測量傳感器,近300個傳遞力的齒輪,1萬多個緊固件,數以萬計的導線、接插件、密封圈和吸收撞擊能量的材料等。這些零部件結構異常復雜,生產線遍布全國,除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研制外,還有很多的協作配套單位也參與了對接機構的研制和生產。他們有的在貴州,有的在安徽,有的在哈爾濱,最后跨域千山萬水,在總裝車間匯聚在一起,攜手共赴天際。

失之毫厘,謬以千裡。這種跨地域、跨行業的配合,困難極大、風險極高,沒有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航天精神,根本無法實現。比利時空間信息中心資深研究員泰奧·皮拉爾說,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靠的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團結,這是歐洲和美國所無法企及的。

團結就是力量,協作凝聚希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中國航天工程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凝聚成一股氣勢磅礡的強大合力,創造震撼世界的輝煌業績。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