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9日08: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改革和管理的重大突破
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改革步伐快捷强劲,世界军事变革深入发展。胡锦涛同志、中央军委牢牢把握这一时代特征,作出了顺应国家改革发展和世界军事变革趋势,奋发有为地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推向前进,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的重大判断。据此,胡锦涛同志、中央军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领域改革。
2005年4月一次军委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基本思路:必须密切关注世界军事发展动向,坚持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抓住历史机遇,更新思想观念,立足我国国情军情,在军队的武器装备、组织结构、作战方式、管理方式、保障方式、军事训练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全面建设;认真研究新情况,深化对现行征兵制度、干部转业安置制度和士官退伍安置制度的改革,拓宽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部队建设实际、照顾官兵实际利益的新路子;进一步调整改革领导体制,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机制,更好解决领导层次多、机关多、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工作重叠等问题,克服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深层次原因。他多次强调,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强大动力,注重解决体制机制上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逐步建立起适应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方式变化的新型体制编制;要贯彻体系建设思想,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联合训练体制和联合保障体制,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等等。
党和国家接连提出和颁行一系列国防和军队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军队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也作出了改革规划计划,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改革积极有序展开。200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对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进行改革,研究建立指挥军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长效机制,文职人员制度顺利实施。2006年全军军事训练会议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军事训练的决定》,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开展联合训练的体制机制。2007年,中央军委批准《济南军区(战区)正式实行大联勤体制调整改革实施方案》,后勤保障改革继续推进,联合保障体制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与此同时,国家和军队开始深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调整改革,探索符合国情军情的军转新路子。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由此,国防和军队新一轮改革开始启动。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坚定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围绕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的现代化,着力调整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逐步解决长期制约军队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战斗力标准统一改革思想、衡量改革措施、检验改革成效。要加强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全军智慧搞好总体设计和方案论证。全军上下要齐心协力推进改革,确保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的实现。
在胡锦涛同志、中央军委的科学安排部署下,国防和军队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提高指挥效能;加快建立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增加高新技术装备比重,优化军兵种内部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积极推进院校和训练机构调整改革,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2007年12月,中央军委发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和后勤管理科学化快速推进。全军装备采购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展开,武器装备发展的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不断完善。2009年冬,军队征召10万大学生进军营,优化了兵员结构,提高了兵员素质。2010年,《现役士兵服役条例》颁布施行,兵役制度进一步完善。2011年,《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公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有了明确规范。同年,总参通信部改编为信息化部、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改编为军训部。通过深化改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转型步伐加快,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些长期制约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基本形成了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具有活力的体制机制,适应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要求。
加强科学管理,积极探索具有我军特色的科学管理模式,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尚不富裕,要解决好军队建设需求和国防投入不足的矛盾,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地转化为国防实力和战斗力,必须加强科学管理,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同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军队内部结构编成发生新的变化,遂行军事任务的领域不断拓展,国防投入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加强科学管理提出了十分紧迫的现实要求。
为破解这一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瓶颈问题,胡锦涛同志、中央军委把加强科学管理作为推动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就切实加强国防和军队科学管理提出了全面具体要求,主要包括:正视管理水平存在的差距,加强现代管理知识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管理能力;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坚决摒弃粗放型管理方式,讲究投入产出比,坚持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加强战略筹划,着眼全局和长远确定科学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快速高效地推进建设和改革;统筹军队各方面建设,切实加强军队建设资源重点投入领域的顶层设计和集中统一领导,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对各种作战要素进行系统整合,防止和克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的问题;强化高层领导机关战略管理职能,加强规划计划的统筹指导作用,加强对规划计划执行过程的宏观监督和有效调控;加强对高层领导机关工作的协调,解决政出多门、工作重叠的问题;端正工作指导思想,不断改进工作指导方式,把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抓落实作为指导和开展工作的基本方式;把从严治军作为全军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紧抓不放,严格遵守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保持部队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把安全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防范重大安全问题的各项措施要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加强科学管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的探索和实践,使国防和军队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具有我军特色的科学管理模式初步形成。部队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级依法指导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增强,各级党委的决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形成了领导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运转、官兵依法行事的良好局面。军事管理创新取得重要进展。2011年11月,解放军战略规划部成立,是国防和军队科学管理得到质的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形势下加强科学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把军队正规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中央军委在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特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十分强调贯彻以人为本,明确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原则,实现了人民解放军建军治军理念的重大发展。
2005年底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全面阐述了这一重要原则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军队讲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对军队自身建设来说,就是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把广大官兵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来、调动起来,凝聚到军队现代化建设上来;努力促进和实现官兵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关心官兵的切身利益,重视解决官兵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维护官兵正当的民主权益,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内部民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军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
军队贯彻以人为本,要符合军队作为武装集团的特殊性,适应遂行作战任务的要求,把爱护官兵生命与培育战斗精神统一起来,把关心官兵个人发展与从严治军统一起来,把尊重官兵权益与确保一切行动听指挥统一起来。
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原则,体现了时代要求与我军建军治军传统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激发了部队官兵忠诚使命、献身国防和光荣感责任感,巩固和发展了军队内部的坚强团结。人民解放军广泛开展尊干爱兵教育,积极推进部队内部民主建设,全面推行事务公开,大抓风气建设,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重视关怀基层官兵,认真贯彻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建立健全党委机关抓基层协调机制,完善配套基层官兵战备训练工作生活设施,着力解决边海防实际困难和突出矛盾,注重与时俱进地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帮助官兵提升思想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得到全面发展,部队建设呈现新的良好局面。2005年士兵伙食费标准大幅提高、官兵饮食保障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2006年军人工资较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军部队换发07式系列军服,人民解放军训练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8年4月,《军人委员会工作条例》发布,为新形势下军队基层的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2012年4月,《军人保险法》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专门就军人生活待遇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实现了军人权益的法律保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解放军自觉践行以人为本,认真履行使命任务,在圆满完成部队建设和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任务前提下,积极参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支援国家建设,勇于承担并积极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军民共建和和谐创建活动,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人民解放军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被誉为新时代国家建设的生力军、突击队,人民群众的忠实保卫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