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建国初期城乡物资交流相关文献解读

■王为衡
2012年11月26日09: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市场陷入停顿,商业资本不足,农村谷贱伤农的问题,中共中央、中财委以及各地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城乡物资交流、促进国内贸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国营商业机构构建县乡商业据点,鼓励和欢迎私商游资下乡,拟订合理的工农业产品比价,疏通和拓展流通网络,恢复和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继续搞好内外交流等。经过努力,新中国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不仅在经济上促进了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在政治上密切了工农关系,巩固了新生政权,使我们党在执政初期赢得了战略主动,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物资交流;中财委;陈云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和战略措施,举措之一就是积极发展城乡物资交流。实施的结果,新中国先后在1951年和1952年出现了两次城乡物资交流的高潮,极大地活跃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本期《党的文献》所刊载的档案就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梳理这一时期关于城乡物资交流和国内贸易的文献档案,归纳政策举措,总结经验,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一、“怕塞不怕流”——发展城乡物资交流的背景、缘起

1949年10月,新中国从国民党政府手里接收过来的,是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烂摊子。1950年年初,在经过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之后,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全国贸易系统的统一管理得以恢复。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一种窘境,那就是市场陷入停顿,商业资本不足,各地工商业者都叫喊货卖不出去,许多工厂不得不缩工或停产。此外,由于多年战争使得旧的商业网被打乱,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再加上我们有的干部“重任务轻政策”,对市场情况缺乏调查研究,致使农副土特产大都积压在农民手中,出现谷贱伤农的困境,农民无力购买必需的工业品。就连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财委,作者注)主任陈云也坦言:“我个人在这一件事情上没有经验。”(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本期《党的文献》刊载的重要文献。)

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恢复国民经济,安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的任务,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城乡物资交流和市场渠道流通问题。1950年5月8日,以七大城市为主的工商局长会议在北京开幕。陈云在会上指出:“这次会议,只是以几个大城市的工商业为中心,了解它们生产力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陈云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94页。)

在会上,陈云问几个省的工商局长情况怎么样,他们都说东西卖不出去。陈云又问:“农民是不是要买工业品?”这些局长回答:“买是要买,但是要首先把他们的猪鬃、茶叶、草帽辫、蚕丝都卖掉,他们有了钞票,就可以买工业品。”陈云还问中小城市工商业者要上海的什么东西,他们说:“只要我们的土货能运出去什么货都要。”在这种情况下,陈云及中财委就想到解决问题的两条办法,陈云形象地将其喻为“发了两路‘救兵’”,一为加工订货,一为收购土产,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收购土产。(参见《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收购土产为何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呢?陈云概括得十分简单明了:“收购蚕、茶、猪鬃,这样也不用借钱给他们,也不要加工订货,他们就可以搞好了,这样就救了城市。这是中国经济的钥匙。这一收购的结果,商人也有事干了,东西也卖出去了,工厂开工,失业减少,税收增加。”(《陈云传》(上),第712页。)所以,在陈云看来,收购土产“不仅是农村问题,而且也是目前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是中国目前经济中的头等大事”。(《陈云文选》第2卷,第118—119页。)“对于这个问题是怕塞不怕流,交流的愈快,愈是对农民、对整个国家经济有利。”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