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孙中山视察长江要塞百年祭

文·徐泉法
2012年12月06日14: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912年10月18日中午12时,孙中山乘坐联鲸舰离开上海,溯江上驶,踏上了他为期14天的南昌之行。

按照原定计划,孙中山此行要视察的第一处炮台是吴淞炮台,第二处炮台是福山炮台。但是,联鲸舰没有在吴淞炮台附近靠岸,这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百年之谜。孙中山计划中要视察的福山炮台,他也没有上岸视察,当年《民立报》在报道中记下了“道经狼福小作勾留”8个字,大意是说孙中山乘坐的联鲸舰在经过南通江边的狼山炮台和常熟江边的福山炮台时,只停留不长时间,站在军舰的甲板上观察了一番。由于取消了视察吴淞、福山炮台的计划,江阴黄山炮台就成了孙中山这次视察长江要塞的第一站。

黄山炮台台官和江阴县民政长是事前就接到孙中山要来视察的通知,因此在10月19日午后,就与江阴商会总理、国民党江阴支部理事长等一起早早地等候在黄山港口迎接孙中山的到来。下午2时,联鲸舰靠近黄山港,黄山炮台鸣炮21响以示致敬。孙中山和随行人员马君武在台官和民政长的陪同下,先登上西山视察。西山是黄山的一个山头,有半个山头嵌入江流之中,致使这里的江面仅有1.25公里宽。山头上建有一座炮台,居高临下虎视江面,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地形特征。孙中山走近西山炮台,台上安装一尊18寸口径的大炮,炮弹重达800磅。几十名炮兵当着孙中山的面,敏捷地装弹、瞄准、放射,孙中山详细询问了射击中的一些细节,士兵们的回答让他非常满意。接着,孙中山又登上东山视察炮台。东山也是黄山的一个山头,也有半个山头伸进长江里,与西山遥遥相对,中间只隔着一个小石湾。孙中山站在东山之巅,从随员马君武手里接过望远镜观察江山形势,神情凝重而专注。以前,他听军界人士谈过江阴黄山重要地形,现在亲到实地视察,有了更深的体会。7天后他在南昌演讲时说:“江阴、镇江等处炮台极有力量,为南京最重要门户。”孙中山在东山、西山炮台视察长达3个小时,才整装下山,进城发表演讲,晚上9时许回到舰上,鼓轮继续西上。

孙中山视察长江要塞第二站是镇江诸炮台。10月20日早上6时,联鲸舰抵达京口,停泊江心。驻镇江十六师官兵在江边列队欢迎,五色旌旗,映日鲜明,停泊江面上的几艘军舰也都挂满了彩旗,鸣炮致敬。十六师师长顾忠琛、旅长张伟齐、赵念伯、县长张翼云及各营官、各炮台军士、各界代表依次到联鲸舰中谒见孙中山。接见仪式结束后,孙中山在长江要塞总司令洪承点陪同下,攀登至象山视察炮台。当年记者在报道中写道:“当先生到象山时,炮台台上军乐大作,守台弁兵排列队伍,荷戈立正恭迎如仪。”接着,孙中山又依次视察了焦山炮台、雩山炮台、圌山炮台。除焦山坐落江中外,其余象山、雩山、圌山都在长江南岸,诸山都建有炮台,加上在江之对岸都天庙也建有炮台,合称为镇江要塞,对保卫南京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孙中山在舰上简单地吃了中饭,又命联鲸舰驶向北岸,上岸查阅都天庙炮台。从早上6时,直至下午2时才结束炮台视察,共用了足足8个小时,是这次南昌之行视察长江要塞花费时间最长的一次。下午,孙中山又在镇江广肇公所公开演讲,这在后面还要说到。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