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这次视察长江要塞的第三站是南京幕府山炮台和狮子山炮台。幕府山和狮子山分别坐落于南京城的北端和西北端,都耸立于长江之畔。狮子山炮台在1912年1月12日,孙中山和黄兴已经登山视察过,这次他还准备再去一次。10月21日下午,孙中山乘坐的联鲸舰抵达南京,城内驻军三师、七师官兵及各界民众站在江边迎接。登岸后,在长江要塞总司令洪承点陪同下,乘坐马车前往幕府山炮台和狮子山炮台视察,检阅兵操。第二天上午10时,孙中山前往三牌楼第一舞台参加南京国民党支部、两广同乡会、铁道协会联合举办的欢迎会,孙中山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下午3时,乘舰踏上新的行程。
按照原定计划,孙中山接下来要依次视察芜湖、大通、安庆、马当、湖口、九江等各要塞炮台,因在南京起程时,忽然接到江西萍乡煤矿急电催请速往,于是孙中山改变了行程计划,取消了视察大通、马当炮台的安排,而安庆、九江两地,孙中山虽然都上岸作了演讲等活动,但在当年诸报报道中,都没有视察当地炮台的记载。孙中山离开南京先后登岸视察炮台的共有两站,一站是湖口炮台,另一站是芜湖要塞。湖口炮台共有东、西两座,都建在平地上,东炮台位于著名风景区石钟山之东100多米的地方,西炮台位于江中梅家洲东端,两炮台都向北面向长江,中间夹着鄱阳湖出口遥遥相对。10月24日早上军舰经过湖口时,孙中山腾出少许时间阅视了湖口炮台。10月30日下午,孙中山由南昌返回途中视察了芜湖要塞。东、西梁山位于芜湖城北15公里的地方,这里的一段长江呈南北走向,东梁山在长江东岸,西梁山在长江西岸,都耸立江边,两山对峙,地形极为险要。孙中山能够登上东、西梁山视察炮台,足可以看出,这两处炮台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三
孙中山为期14天的南昌之行,其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视察沿途长江要塞及演说活动中,为此广泛接触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政界要人、驻防长江要塞官兵及各界民众,传播了他的政治主张、经济建设政策与军队建设思想,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即使100年后的今天,仍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首先,孙中山与长江要塞驻军的亲密接触,为二次革命打下了基础。孙中山在视察长江12处炮台的过程中,迎来送往的都是要塞驻军,孙中山对军队的重视,对军人的尊重,对军事设施的关注,沿途官兵都亲自感受到这位前临时大总统带给他们的关怀与温暖,在前清时期,他们何曾看到过军政界高层的好脸色?10月20日,孙中山乘坐的联鲸舰到达镇江时,镇江的军政界官员包括“各营官、各炮台员弁”都到舰中拜见,孙中山热情地招待茶水,一一亲切接见,这让官兵们十分满足。10月26日早晨,孙中山在南昌骑马赴城外大校场阅兵,对官兵们说:“前清稗政甚多,军队因之起义,共和乃以告成,虽文明尚在幼稚,能以国家为前提,必成强国,以后存亡关系,专靠我军担任。”孙中山在演说中又把世界武力竞争形势明确告诉部队官兵:“现在世界各国,均从事扩张军备,进步一日千里。处今之世,有武力之国家则隆隆烈烈,进于一等之地位,无武力之国家,必至于灭亡。”官兵们听到孙中山如此肯定军队价值的演说,当即“鼓掌如雷,欢呼共和先觉万岁”!在民国初年,南方数省特别是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军队官兵立场都站在革命党人一边,这次孙中山视察沿江要塞,进一步巩固了与军队的密切关系,因此第二年7月爆发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时,上述诸省军队特别是江西首先积极响应,沿江诸炮台都宣布独立,把枪口对准袁世凯指挥的北方军队。究其原因,这与孙中山视察长江要塞不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