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平津战役前后 毛泽东对北平文化的保护

李自华 王 蕾
2013年02月05日16: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平津前线部队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立即将城外的文化教育机关保护起来,防止国民党残兵和特务的破坏。1948年12月18日,解放军第十三兵团(原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治部在清华大学西校门张贴布告,宣告要对清华大学严加保护,并希望学校正常进行教学工作。布告写道:“查清华大学为中国北方高级学府之一,凡我军政民机关一切人员,均应本我党我军既定爱护与重视文化教育之方针,严加保护,不准滋扰;尚望学校当局及全体学生,照常进行教育,安心求学,维持学校秩序。”在平津前线部队的保护下,解放后的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弦歌不辍,教学秩序未受大的影响。12月29日,第四十一军(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从平绥线上撤回北平,立即把颐和园、八大处、香山、玉泉山等名胜古迹区保护起来。

在毛泽东的关心下,北平城郊的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高等学府及颐和园、圆明园、卧佛寺、五塔寺、大佛寺等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古迹得到完整保存。

“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

北平城郊地区基本解放后,解放军重重包围北平,攻城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对于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队,中央军委采取了“打谈结合、以打促和”的方针。平津前线部队遵照军委的指示,一面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傅作义走和平道路,一面积极做好不得已攻城时保护北平文化的各项准备。

遵照前述毛泽东关于保护文化教育机关及“尤其注意与清华、燕京等大学教职员学生联系,和他们共同商量如何在作战时减少损失”的指示,前线将士积极与清华大学的师生联系,寻求帮助。1948年12月18日晚,两名解放军干部深夜造访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清华大学的寓所,请梁思成在地图上标出北平重要文物和古建筑的方位,以防止炮击的损毁。正在为古城安危心急如焚的梁思成欣然从命。1949年1月初,清华大学学生朱世玉等10余人,被解放军攻城部队某部请去。他们在北平地图上标注国民党军政机关的位置及应该重点加以保护的古建筑和文化教育设施的方位,并应允在攻城时为突击部队担任向导。

北平城内的中共地下党员和情报人员为配合攻城作战,积极向城外传递有关国民党军队城防部署情况的情报。北平地下党为攻城部队绘制了详细的地图,标明应该重点保护的文物的位置、攻城时不能打的居民区及一般要打和要狠狠打的军事目标。1949年1月10日,一份情报传出城外,详细地报告了城内国民党炮兵部队部署方位。情报称:“北平市内的炮兵阵地,东单机场有野炮阵地,炮7至8,广安门内西北中学操场为十六军山炮阵地,东交民巷有重炮阵地,各种炮二十余门,各面城墙上多为各军师之迫击炮阵地。”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员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策反工作,等待解放军攻城时里应外合,解放北平。

(责编:孙琳、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