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平津战役前后 毛泽东对北平文化的保护

李自华 王 蕾
2013年02月05日16: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争取北平和平解放的过程中,接管干部和入城部队在北平城外进行了充分的政策纪律教育。1948年12月21日,北平市军管会文管会成立,负责接管北平的文化教育机关。钱俊瑞、陈微明(沙可夫)、马彦祥、李伯钊、艾青、光未然、尹达、徐迈进、张宗麟、范长江、侯俊岩11人为委员(1949年2月4日,增加田汉、胡愈之、吴晗、楚图南、翦伯赞、周建人、安娥7人为委员),钱俊瑞任主任,陈微明任副主任,下设教育、文艺、文物、新闻出版4部。这些干部是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对推进文化接管工作大有裨益。文管会成立后立即进行接管的准备工作,确定接管对象,拟定接管计划,配备各单位的接管人员,同时进行普遍的城市政策学习和接管纪律教育。

担负警备北平任务的第四十一军,也对全军进行入城政策和纪律教育。军党委明确要求:“我全军干部战士,对北平城内的一切工商业市政文化、名胜古迹、国家仓库、财产物资及一切公共设施,只准看管,不得动用;只准保护,不得损坏;空手进,空手出,切实做到秋毫无犯。”全军战士立即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政策纪律教育。第一二一师采用“政策点名”的办法,即点一个名字,念一条政策纪律,要求被点到的战士对答如流。第一二三师开展“评入城资格”的活动,从师长、政委到炊事员,一个一个评,谁不够条件,就不得入城。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一师首先入城接防。第一二一师共警卫工厂、机关、军事要地、重要街道、名胜古迹、文化单位等237处。在文化单位值勤的战士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在颐和园值勤的第三六七团一连把保护文物的决心书贴到墙上、大门上,请群众监督。在故宫、北海、景山、太庙值勤的第三六三团也一样认真负责。战士们在交接班时检查得十分仔细,甚至多了一个钉子眼也要查清是谁钉的。在故宫值勤的战士对想要参观故宫的人婉言相拒,始终没有随便放一个人进去。

文管会先于1949年1月10日接管清华大学,2月2日入城后便迅速展开对北平城内文化教育机关的接管工作。前期工作主要是,通过派遣军代表的方式对学校和文物机关进行系统接收;至3月由“接”入“管”,将工作重心放在已接管对象的人事、生活与业务的管理方面。至3月20日,接管工作基本完成,共接管文化教育机关61个,员工2.3万人。其中,属于教育部门的有清华大学等17个单位,属于文物部门的有北平图书馆等6个单位,属于文艺部门的有中电三厂等17个单位,属于新闻出版的有《华北日报》等21个单位。接管的文物部门有北平图书馆、沈阳博物院迁平部分、国史馆北平办事处、故宫博物院、文物整理委员会和历史博物馆。根据各单位的清册统计,北平图书馆有图书140万册,故宫博物院有古物约百万件以上,历史博物馆有陈列及未陈列物品20万余件。

文管会对文化单位的接管工作主要采取“维持原状,逐步改进”的方针,先接管、接收和接办,然后逐步加以改造。在“接”的过程中,除少数反动机关应予取缔外,大部分的文化机关一律维持原状,发给办公经费,照常开展业务;除极少数反动分子应予惩办外,大部分的文化工作人员原职原薪,一律继续留任。文管会特别照顾学校机关员工的生活,在入城之初的5日内即向25个单位发放“维持粮款”,计人民券910万元、小米450万斤、面粉988袋,随后按月发给教师薪金和学生公费。对私立的燕京大学,文管会也从经费上多次给予补助,仅1949年2月中旬就无利供给人民券130万元,发给学生救济米1.5万斤。

正是在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包括文化教育机关接管在内的整个北平的接管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连当时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新闻天地》也不得不承认:“接管是审慎、周到、仔细、严密的”,“几乎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百年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编:孙琳、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