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李旭红
2013年02月22日11: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技术培训
旧中国的钢铁工业十分落后,钢铁技术在那时充满了神秘感,技术资料更是难觅踪影。为了能让大家尽快熟悉炼铁工艺,在安装高炉的紧张时刻,陆达在百忙之中亲自给刚走出学校分配到铁厂的一批技术员讲授钢铁技术课,其他工程师们也分别给大家讲解相关专业知识。大家如饥似渴地学习,到处搜集有关钢铁冶炼方面的技术资料,找到点滴就视为珍宝,甚至一笔一划抄写下来。新来的技术员们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许多老工人师傅们实践经验丰富,但不懂多少理论知识,于是就互帮互学。工人师傅们教年轻人操作技术,年轻人则教他们代数、物理知识。
高炉投产
在陆达带领下,几百名职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1947 年11 月,一号高炉巍然屹立在故县村的沟壑里,炉高20 米,容积51 立方米。1948 年的1 月10 日午夜零点,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优质灰生铁20 吨,从此结束了解放区不能生产灰生铁的历史。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第二副司令员滕代远给故县铁厂发来贺信,军工处奖励铁厂冀钞100 万元,全厂职工每人记大功一次。厂里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搭起了舞台,点起了明亮的汽灯,自排自演了许多节目,还演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现代戏《小二黑结婚》。
1948 年1 月,定厂名为晋冀鲁豫边区军工处第四厂,对外称长潞贸易货栈。厂长陆达,副厂长张培江,政委杨高侗,副政委姚国章,厂务科长常韬,经营科长程历坚。建厂总计投资为冀钞8.44 亿元。
配套工程
1、 西沟耐火材料厂
耐火材料是钢铁冶炼的先行。当时国内一些炼铁厂所需耐火砖只能从外国进口。1947 年8 月,耐火材料技师宋忠恕奉命在石圪节煤矿以南、故县村东北一公里处的观音庙筹建耐火材料分厂。由于条件限制,他们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办法,最后制成了高质量的合格的建高炉所用的耐火砖。
2、 炮弹壳铸造厂
在建设高炉的同时,由土木工程师陈志坚设计,在高炉旁边就近建设炮弹壳铸造厂。起初,生产出的铁水先铸成铁锭,再用化铁炉化成铁水铸造炮弹壳。1948 年4 月,山东渤海翻砂厂和武乡柳沟翻砂厂并入故县铁厂后,翻砂技术力量加强,开始利用高炉铁水直接铸造炮弹壳,省去了化铁炉二次熔化铁水的程序,不仅炮弹壳产量成倍提高,还大幅度降低了人力、物力和运输等费用开支。
3、 水泥工部
1948 年2 月,由孙艳卿、刘秉敬、吉人镜等人负责,按照上党钢铁工厂建设规划,成立水泥工部,在高炉东边建造烘烤房和水泥烧窑,利用高炉废渣就近生产矿渣水泥。5 月就生产出了各种标号的优质矿渣水泥,满足了各后续工程建设的需要。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