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邃密群科济世穷(图)—《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背后的故事

张雯婧
2013年03月01日11:13   来源:天津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周恩来《海军说》原稿(部分)

周恩来南开中学校中作文第23篇《或多难以固邦国论》首页书迹

南开中学初建时实行四年学制,自1922年起实行六年学制。1913年8月,15岁的周恩来考入南开中学。在克服了生活的艰辛困苦和初期的不适应之后,怀有远大抱负的周恩来刻苦治学,强身健体,忧国忧民,观察社会,创办敬业乐群会,积极参演新剧,主编《校风》、《敬业》校刊,在国文、演讲、速算等竞赛中屡创佳绩,被誉为“南开最好的学生”。经过四年严格系统的学习,1917年6月,周恩来以89.72分的优异成绩从南开中学毕业。上图为周恩来(前排左一)在教室内上课,教室后面墙上挂着的是由南开创办人、校董严修亲笔题写的“含英咀华”四个字的匾额。本版照片由南开中学提供

2月27日,《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正式出版发行。本书首次将周恩来中学时期52篇作文辑录成册,用现代汉语加以文字注释和背景解读,凸显中学时期周恩来独有的思想锐气、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

据了解,《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一书共收入周恩来在南开中学的作文52篇,七万余字。这些作文始于1914年,止于1917年。这些作文包括论、记、传、启、书、序言、感言等诸多文体。集中反映了周恩来中学时期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思想,特别反映了周恩来“改良社会”、“欲救神州”以及“将来出而任国事、整社会”、“作砥柱于中流”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伟大抱负。

那么这些珍贵文稿是如何保留下来的?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成绩如何?这中间还有哪些趣事?昨天,记者采访了这些文稿的发现者张济和南开中学校史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周鸿飞,为大家揭秘《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一书出版背后的故事。

【老师说】

周恩来中学时期作文,是他全部文献的有机部分,集中反映了他在南开中学求学时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作文是语文课程的一项作业,但周恩来的作文具有不可比拟、不同寻常的意义、意境和意趣,可以说是他青年时期的作品精髓。阅读这52篇中学作文,我们能够看到他针砭时弊,关切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看到他“改良社会”、“欲救神州”的伟大抱负。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是周恩来作文的思想核心,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全部作文的始终。

南开中学语文学科主任 韩文霜

【学生说】

读过周恩来在南开中学的作文,最令我动容的是,青年周恩来在文章中所流露出的感恩情结。他总是不忘师长知遇之恩,感念友人相助之情。青年周恩来在作文中多次提到过“诚能动物”的观点,我相信,如果我们青年学子都能以虔诚之心学习周总理精神,以真诚之心处理学习工作,我们一定能将周总理精神很好地发扬与继承,让更多的人受益其中,也一定能实现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中国梦。

南开中学学生会主席 石添硕

(责编:常雪梅、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