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的一生

彭洁清(作者为姚桐斌夫人
2013年03月11日09:51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姚桐斌一家合影(资料图)

姚桐斌一家合影(资料图)

十二名大学生起家

1957年底回国后,北京钢铁学院、清华大学和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都希望桐斌能去他们那儿工作。但后来,聂荣臻元帅通过国务院专家局,指名要桐斌到成立不久的导弹研究院(即国防部五院)工作,负责筹建一个研究所。

桐斌来到了第五研究院的材料研究组(后来扩建为研究所)。那时该组只有12名大学毕业生。每人一张三屉桌,除了一台ROW立式金相显微镜外,没有其他仪器设备。当时有人问这位归国专家为什么要到这么一个小单位来工作,为什么不去大学当教授或去做更重要的工作时,他回答道:“我回国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国家建设。因此,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事情。愿意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

七〇三所的任务是研制火箭材料和工艺。一枚火箭有很多分系统,每个分系统又有数以万计的元器件、零部件,因此火箭材料成百种,上千项,包括金属、非金属、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等等。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材料工业水准不高,连一些低合金钢都生产不出来,更谈不上航天材料了。因此,火箭材料的研制均是从零开始。

在研制出这些材料及其相应的工艺后,还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接近火箭使用条件的试验,如高温、超低温、振动、密封、烧蚀、腐蚀、老化等,其工作之艰难可想而知。

七〇三所后来调来一批大学毕业生和一些留学苏联的博士生,但是他们实际工作经验不多,为了帮助这些工程技术人员成长,桐斌付出了巨大精力。他亲自讲课、指导,还从外单位请专家来传授知识。冶金界的元老李熏博士和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就到七〇三所讲过课。

桐斌要求技术人员做完实验,必须写详细规范的科学技术报告,他亲自审阅七〇三所的每一份报告,并作批改。一位高工满怀深情地回忆:“姚所长对我们的报告看得可仔细啦!技术方面不必说,哪怕错了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也都改正过来。我至今还珍藏着姚所长在我一份报告上的批示。”

研究=re + search

为了培养这些科研人员,桐斌写了一篇文章《研究工作方法》。钱学森对此文非常赞赏,评价极高,认为此文对整个导弹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推荐在院刊《研究与学习》上发表。

《研究工作方法》一文强调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树立和培养科学的态度、作风、秩序和程序。文章指出:在进行任何一项研究工作之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有调查研究,有科学分析,有作业计划。在研究过程中,试验要系统地进行。试验后,要有分析、总结,找出规律和写出科研报告。

在关于试验研究阶段的论述中,桐斌特别强调两个环节:

一是要认真细致追寻重要线索,解决主要矛盾。什么是研究,他风趣地说:“在英语中,研究(research)一词的词根search,意为寻找;词头re,意为重复。可见,研究的过程就是反复寻找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弄清难题所表现的各种现象,才有可能找出主要矛盾,使难题迎刃而解。”二是要有条理,一丝不苟。

桐斌还特别指出:“在报告的附录里,应将参考文献的名称、作者、来源等按照引用的先后次序列出,其顺序号应与文中引用时附注的顺序号相符合,以便阅读者可按参考资料来源寻找原文。”“在编写研究报告及技术文件时,应保持客观的科学态度和诚实的作风,凡引用别人的论着时必须加以说明,自己的意见必须与别人的严格分别开来。”他还要求各级技术领导对于重要的文献资料依据,必须亲自复查。

说起来令人难以相信,至今被许多同志视为“仍在熠熠生辉”的“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的这篇文章,在“文革”中竟然被当做毒草来批判。但是沧海桑田,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000年,七〇三所将此文精印成册,作为必读的教材发给该所新来的科研人员。

(责编:杨丽娜(实习)、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