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盘点:我国外交史上几起不同寻常的高层访问

■ 李景贤
2013年03月21日08: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副总理享受国家元首礼遇

1979年2月5日,一位中国老人赫然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在其肖像右侧,写着这样三个大红英文单词:“Teng Comes Calling”(邓来了,感召)。邓,即邓小平同志。正好在这一天,时年75岁的邓小平同志,以中国副总理身份结束了对美国的正式访问。而此前35天,即当年1月1日,在中美建交当天,该周刊就在封面上,作为“年度人物”已登过他的肖像。并评称:“中国历来固步自封,邓小平让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极短时间内,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这个闻名于世的《时代》周刊,在一个月时间内,特意挑选两个意义非凡的时间节点,在封面上两次刊登邓小平同志的肖像,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美国人是多么看重这位中国领导人的政治分量。

这是新中国的领导人首次访问美国。1月29日上午10时,邓小平同志在美国总统卡特陪同下,来到白宫南草坪,在19响礼炮“伴奏”下,走过长长的红地毯,检阅了仪仗队。我看电视实况转播时,对此实感意外,一位中国副总理,竟然享受到国家元首的礼遇!究其原因,大概主要有二:一是中国在美国外交乃至在世界舞台上的分量相当重。二是邓小平同志当时名义上虽不在中国的最高位上,但在政坛上却举足轻重,许多西方人视之为“中国唯一能最后拍板的人物”。以务实著称的美国人,自然不会拘泥于惯常的外交礼仪。日后,我听部里一位美国通说:小平同志在美国所受到的礼遇,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一些外国元首。比如,副总统蒙代尔到机场迎接,这是相当罕见的。又如,在欢迎仪式上,美国政界、军界的头面人物悉数在场,这也是相当罕见的。不过,这位中国副总理所受到的礼遇,也还不是全套元首礼仪,礼炮就少放了三响。

此访已过去30多年了,但有三个细节意味深长,一直刻在我脑中。

一个细节是,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当卡特致欢迎辞时,在讲台左侧四五米处,突然冒出一男一女,挥舞拳臂,大呼大喊。小平同志见状镇定自若,泰然面对。还在出访前,当我方主管安全官员向他汇报安保工作时,常常流露出紧张不安的情绪。小平同志总是宽慰说:“莫要害怕,要相信美方,人家会把安全工作搞好的!”此话果真一语中的,在欢迎仪式上捣乱的那一男一女,即刻被其身边的美方便衣干净利落地制伏,以至在场的绝大部分人对此突发事件并不知情。

另一个细节是,在29日晚国宴后举行的文艺演出上,约200名美国儿童用中文演唱了《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是个压轴节目。演出结束后,小平同志和夫人卓琳同志登上舞台,与许多小朋友拥抱亲吻。卡特总统在日记中写道:“邓此举让在场的许多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让亿万电视观众为之倾倒。”

还有个细节是,小平同志在休斯敦城郊一个小镇,应邀观看牛仔竞技表演。看着看着,一名策马飞驰的女骑手,突然“飞”到这位中国贵宾面前,隔着护栏板,赠给他一顶特大号牛仔帽。小平同志见状甚喜,接过来便戴到头上,过了不一会儿,又将其摘下,朝着左、右、前三个方向兴奋地挥动,向欢腾的人群频频致意。此举在西方舆论界,一下子就引起了轰动。有人赞扬他的个人魅力,有人则称“读懂”了其“政治含义”,说感觉到了这位“超重量级”中国领导人所释放的别样风格:开放、务实、友善。小平同志当时的英语译员冀朝铸,也获得一顶牛仔帽。日后,我问他在现场对小平同志这个非同寻常的举动有何感受,我的这位老同事颇为感慨地说:“两个料想不到:一个是赠帽,另一个是挥帽。”

邓小平同志此次访美,是在中美建交28天后就开始进行的,它揭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这次访问之后32年,2011年底,年逾87岁的卡特,忆及此访时动情地说:“有了邓小平,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美国,都是万幸!”他还感慨地说:这位中国领导人当年见到他时,曾说过一句令他终生难忘,别人难以想得出来的话:“总统先生,你同中国可是有不解之缘啊!”何谓“不解之缘”,可有两种解读:一是卡特生于1924年10月1日,因而10月1日这一天,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也是他本人的生日。二是1949年4月,卡特作为美军潜艇上一名年轻军官,曾到过中国青岛,而此时,该城已被解放军包围。由此可见,小平同志对卡特其人其事,事先研究得多么透彻!

新中国成立后,有七位主要领导人访问过美国,一共十次。每次都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比如,1997年11月1日,访美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后,有记者问他,对会场外一些人的反华“抗议”有何感想。江泽民主席镇静地答道:我今年71岁了,但耳朵还很管用,能听到室外的喧闹声,不过,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声音说得更大!这番话引发全场一片笑声和掌声。又如,1999年6月上中旬,朱镕基总理访美期间,除华盛顿外,还到过波士顿、丹佛、洛杉矶。有媒体赞道:“朱镕基先生所到之处,让美国人见识了共产党领导人另类风格:机智、幽默、从容、犀利,直截了当,富有人情味”;“他不读讲稿,张口就来,时不时左右开弓,却句句中的”。又如,2002年10月下旬,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应邀到该国总统布什的私人农场做客。吃过著名的得克萨斯州烤肉后,布什驾驶一辆小卡车,带着江泽民主席和夫人在农庄参观。随后,中美两位最高领导人在农庄湖上交谈了个把小时。对此,有媒体称:“此访之密,尽在‘湖中’。”还有一次,2003年12月上旬,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开讲不久,一个坐在前排的女学生突然站了起来,拿着标语牌,大喊大叫,企图扰乱会场。温总理见状,平和地说:“请允许我继续讲下去,我不会受到干扰!”全场立即报以热烈掌声。这次演讲再加上答问,一共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中国总理的温文尔雅,让全场数百名哈佛师生以及数亿电视观众为之折服。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