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
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的权力,树立它们的威信,这是能不能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好的一个关键。在座的同志是分管这块的,我想大家是赞成的,但也可能会说,你讲的我也同意,问题是我们回去说,主要领导同志不一定听。这个不要紧,因为这种客观的、必然的东西,一时不听,你多说几遍,来回地说,慢慢地也就通了。中央提出的北京市四项建设方针,是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放在了首位。上海最近就经常在报纸上讲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并提出“七五”期间把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放在突出地位。很多城市也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看这种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个“人”,是不管什么人,男人女人,官大官小。当然,方法要讲究,做上级的工作,有时比做下级的工作还难,既要有主动的精神,又要用被动的形式,否则动机和效果就难统一。
《同全国第四期市长研究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1986年1月9日)
城市建设没有规划不行,有了规划不严格执行也不行。
城市建设没有规划不行,有了规划不严格执行也不行。如果离开规划,城市面貌一定是越来越差、越来越乱,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大堆的难题,那将是历史的失误。解放30多年,我国的大城市的规划一直没有解决好,一直没有走上正轨,是领导不够重视,主要省市的领导不够重视,城乡建设战线的领导也重视得不够。许多建设单位不尊重规划,没有养成按规划办事的习惯。所以常常出现规划定了,各单位顶着不办;甚至有一些单位领导为了本部门的利益,采取各种手段来违反,甚而破坏规划。在这种情况下,搞规划的同志更应该对整个城市建设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敢于坚持原则,保护我们城市建设健康地发展。我之所以多次批评规划局软,其目的也是想从侧面支持他们的工作,把这个对立面引到我们身上。
《在天津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4年3月13日)
作为城市的领导者,有没有远近结合的规划意识,工作成效是大不一样的。
作为城市的领导者,有没有远近结合的规划意识,工作成效是大不一样的。我们的城市建设不能急功近利,以牺牲长远为代价去迁就当前,比如规划的道路红线要从长远考虑,一下子把红线搞够,先控制起来,根据条件逐步实现,有条件时陆续完成,不搞够不行。有些同志不懂,主张把路先修起来,有钱以后再加宽。其实有钱时也加宽不了了,两边都盖起了房子,怎么加宽?当然,我们的规划也不能超越现实,贪大求洋,要从可能条件出发,力求适当。
《在天津市规划设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4年10月10日)
天津的小洋楼能够留存到今天很不容易,不能让它们在我们手中毁掉。
有人说,小洋楼是过去洋人出钱盖的,现在修缮是给洋人树碑立传;还有人说,小洋楼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证,修缮洋楼就成了“给帝国主义涂脂抹粉”。这种理解有片面性。就建筑本身讲,它是当时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如果只是从建筑当时的所有权角度去看,不仅小洋楼不能保存,连故宫都得拆。故宫是什么人住的?故宫是最大的地主头子住的地方,还不应该拆?那么长城也应该拆了。长城是秦始皇修的,修长城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应该拆?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天津的小洋楼能够留存到今天很不容易,不能让它们在我们手中毁掉。
《同天津市规划设计人员的谈话》(1984年9月29日)
不能把从实际出发简单地理解成从今天出发,而要考虑到城市今后的发展变化。
城市科学首先要研究城市本身及其与周围地区之间的关系。每个城市的存在都是以其周围地区的存在为前提的。如要研究天津这个城市,就要了解北京和河北的情况以及它们与天津的关系,才能加深对天津的认识。其次,要研究城市的历史。一个城市不论其今天发展多快,总会带有历史的痕迹,形成这个城市特有的习俗、风貌,如果离开城市形成的历史,盲目地去与其他现代化城市相比,就会脱离现实,为当地人民所不接受。第三,要有发展的观点。因为城市是发展的,城市研究也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我们用以前的眼光来看今天的城市,来研究今后城市的发展,就一定会出问题。不能把从实际出发简单地理解成从今天出发,而要考虑到城市今后的发展变化。
《谈加强城市科学研究》(1985年11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