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庚
2013年05月02日08: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
1975年,毛泽东要中共中央办公厅遴选一位熟悉古典文学的大学教师,为他侍读古籍。北京大学中文系44岁的女讲师芦荻被选中进入中南海,来到毛泽东身边为毛泽东侍读。
1975年8月14日凌晨,芦荻接毛泽东秘书的电话,要她前来为毛泽东侍读,她即骑自行车,从不远的下榻处过来。
那天,毛泽东谈起了《红楼梦》,谈起《三国演义》,最后谈到了《水浒》。
《水浒》是毛泽东较为欣赏的古典小说之一,他对《水浒》点评颇多。曾说:《水浒》要当一部政治书来看。
那天夜里,毛泽东对芦荻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
他谈到“梁山”第一任领导人王伦,“白衣秀士王伦不准人家革命,结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也谈到第二任领导人绰号托塔天王的晁盖,晁盖是好的,可是却被屏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让他早死了。《水浒》的主角,是第三任领导人宋江。
毛泽东也谈到后期宋江不行,搞修正主义,让人招安了。
毛泽东说话时,芦荻按她的习惯,在笔记本上作记录。
本来,这只是毛泽东跟芦荻的谈话。由于在谈话中,毛泽东说及今后出版《水浒》,可把鲁迅关于《水浒》的评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的这段话印在书前。
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张玉凤在一旁听了后要芦荻把毛泽东关于《水浒》的谈话记录整理出来,以便通知出版部门执行。由于出版部门归姚文元管,张玉凤把毛泽东关于《水浒》的谈话记录报送姚文元,由他转往出版部门。一切按正常的程序进行着。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