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为民族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夫妻

吴艳
2013年05月07日11:14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965年,陇若兰代表西南民族学院在北京参加国家民委教育司主持编写的“各民院统一使用教材”,与到京开会的李长猛于天安门前合影留念。

1958年,永建县与巍山县合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李长猛主管修建该县的“福庆水库”,在庆功会上讲话。

1980年,李长猛到彝族村寨访问调研。 均为资料图片

他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回族家庭,而她则是彝族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女儿。他们因民族解放事业而牵手,为民族发展事业一起奋斗,他们是一对真正的革命夫妻。他们就是李长猛与陇若兰——

有勇有谋,建功鲁甸解放

1921年,李长猛出生在云南昭通一个贫苦的回族家庭。小时候,母亲希望他去清真寺念经,将来成为一名阿訇,而李长猛更想读书,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人。

1936年,李长猛在昭通中学读书期间,受到爱国进步思想的熏陶。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李长猛和同学一起,到街头、农村进行抗日宣传,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并开展募捐支前的活动。1939年,李长猛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云南回族中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之后,他从事过地下工作及学生运动,还在山区打过游击。

1949年8月,云南全省解放前夕,李长猛被调往中共滇东北地委任委员兼群工部长。此时,昭通的工作局面尚未完全打开,为此,地委决定派滇桂黔边纵的一个团渡过牛栏江去发动群众,组建部队,形成游击区,选择时机解放昭通。

昭通是曾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的家乡,当时,他的三儿子龙纯曾就盘踞在巧家一带。龙纯曾仰仗着父亲这棵“参天大树”,在乌蒙山区的彝族同胞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离开滇军后,他纠集了一伙地方势力,打出“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旗号,自任司令。此前,已流亡香港的龙云一直由中共地下党员张增智策动起义,因而,组织上决定让李长猛冒名张增智,前去巧家与龙纯曾谈判。

考虑到要与彝族同胞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李长猛要求带着陇若兰一块儿去巧家。陇若兰在彝族群众中颇有声望,且曾经协助策反过龙卢集团中举足轻重的60军21师在长春的起义,因而有对敌工作的经验。陇若兰回忆说:“因为我在彝族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力,而且跟龙纯曾他们家是亲戚,所以组织派我先去进行说服工作。到了那里,我才了解龙纯曾是白天睡觉,晚上处理事务。于是,晚上我跟他以聊天的形式讲了我父亲起义的前前后后。我告诉他要相信共产党,跟着共产党走才是正确的、有希望的道路。”

正式谈判时,李长猛提出3个条件,一是龙纯曾派两个团到沾益前线支援解放军,二是派兵攻打贵州威宁,三是不得与解放军发生冲突,为解放昭通的解放军让出道路。经过再三考虑,龙纯曾同意只接受第三个条件,显然他还想继续雄霸一方。尽管谈判没有取得成功,但李长猛走后,龙纯曾手下的两个团还是迫于形势开往会泽宣布了起义。

李长猛结束谈判从巧家返回者海后,根据时局发展需要,兼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桂边区纵队第六支队新编32团党委书记。这样一支新生的游击力量,为一举解放昭通提供了保障。

11月下旬,李长猛亲率32团1个营进驻桃源镇,大张旗鼓地成立了“桃源镇解放委员会”。中共巧家县委派出的1个营和会泽方面派来的1个连也先后到达桃源,兵力部署到鲁甸县城外围,依托文屏山形成了东南西三方包围的态势。为了实现鲁甸县城的和平解放,李长猛利用关系顺利进入县城,见到了县长田福武,宣讲和平解放政策,要求县里的各方武装放下武器,迎接解放大军进城。就这样,鲁甸县城未放一枪一炮就实现了解放。此时,上级专门从昭通组织了100多名中学生来到鲁甸,协助新生政权的建立工作。李长猛将这些学生组建成宣传工作队,交由团政治部主任朱君毅负责,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在受苦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六支队从严惩治了两名称霸一方的土豪劣绅,更是受到了群众的拥戴。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43师129团的1个营正式进驻鲁甸,4月1日,昭通专员公署接管代表李剑秋派周玺前往鲁甸接管县政府,同时废除国民党党部。此后,相继成立了中共鲁甸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开始征粮、剿匪和建政工作,新中国的鲁甸县地方政权从此诞生。

(责编:常雪梅、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