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航
2013年06月28日14: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群众组织编印的毛泽东诗词注解本,大多以“战斗队”“学习小组”“革委会”等名义,内容带有浓厚的宣传成分,重视政治诠释,轻视艺术鉴赏,任意曲解,肆意拔高,牵强附会,互相抄袭,内容雷同,鲜有个人见解和独立思考,学术价值不大。编者多是一些红卫兵和造反派,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古典文学修养比较欠缺,注解时常不得不借助于被打倒的“反动学术权威”的解释。诸多注解本对同一首诗词,同一个词句,同时列出几个不同注家的解释供读者选择。有的编者在编选这些材料时,有意略去注家的姓名,有的还专门在《前言》或《后记》中注明,这些解释可能存在问题,甚至存在严重的错误,提醒读者“明辨是非”,决定取舍。
在版本形态上,受《毛主席语录》的影响,许多注解本被设计成流行的便于随身携带的袖珍本。装帧上,通常将毛泽东头像、毛泽东诗词手书或毛泽东喜爱的梅花印在封面上,扉页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献给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字样。
值得注意的是,“文革”时期的许多版本收录了一些当时尚未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关于自作诗词的批注。但由于资料来源不是正规渠道,加上辗转传抄,一些字句时有错讹,存在以讹传讹的现象,文字内容多不可靠。有的版本将他人的诗词误为毛泽东诗词收入书中。更有甚者,将江青书写的毛泽东诗词书作当作毛泽东的手书插入正文。
通过书法、邮票、歌曲传播
毛泽东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大书法家。毛泽东诗词手书,由于具有很高的书法美学价值,出版部门将毛泽东诗词手书搜集起来,出版了多种毛泽东诗词手稿本。毛泽东诗词手稿本既有多首诗词手稿的汇集本,也有单篇诗词手稿,还有可供张贴在门框上的诗句联手稿,包括成册出版和以单页、裱装、宣纸木版水印、石刻拓片等形式出版的版本。
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书法家为了使人们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兼学毛泽东诗词,出版了以书法形式传播毛泽东诗词的字帖本。这是一种具有浓厚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版本。它融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喜爱。许多书写者将书写毛泽东诗词作为实现自己艺术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六七十年代出版的主要是毛笔书法字帖,以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魏碑等为主,开本相对较大,从20开到6开不等。书写者多为书界名家,
如郭沫若、费新我等。1973年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书写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1975年4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费新我书写的《毛主席诗词行书字帖》。后来,有的篆刻家尝试着用篆刻形式来表现毛泽东诗词。
为了扩大毛泽东诗词的影响,邮电部通过发行邮票的形式,广泛宣传。1967年5月1日,邮电部发行《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纪念邮票,共8枚,其中第二枚图案是毛泽东像和毛泽东诗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手书。1967年10月1日、10月6日和1968年5月1日,邮电部分三次发行一套《毛主席诗词》邮票,共14枚。邮票图案除第一枚采用毛泽东照片外,其余13枚采用的是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创作的13首诗词手稿。其中发行量最大的达1000万枚,最少的也有600万枚。经过40多年的消耗和损毁,如今这套邮票已成为集邮爱好者竞相收藏的珍品。
上一页 |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