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毛泽东诗词在“文革”中的传播和普及

李晓航

2013年06月28日14: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从1967年1月至1968年9月,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这些革命委员会成立时,《人民日报》都相应发表社论,以示庆贺。《人民日报》对28个省、市、自治区成立革命委员会发表了27篇社论(上海市造反派在1967年2月擅自成立“上海市人民公社”,毛泽东不同意该名称,故《人民日报》未发表社论。西藏、新疆两个自治区成立革命委员会时,《人民日报》合发一篇社论)。

在这27篇社论中,有4篇社论的标题采用了毛泽东诗词。1968年2月21日,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时,《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是《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热烈欢呼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成立》。3月23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人民日报》社论标题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热烈欢呼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成立》。4月8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人民日报》社论标题是《芙蓉国里尽朝晖——热烈欢呼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4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人民日报》社论标题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热烈欢呼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在这27篇社论中,有11篇在正文中引用了毛泽东诗词,如“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只争朝夕”“金沙水拍云崖暖”“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等。

一些艺术家将毛泽东诗词配上有关画面,制成年历或宣传画,如1973年底,人民画报社将一幅名为《梅花欢喜漫天雪》的梅花图案制成1974年年历,随画报赠送读者。1976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一幅由雪山、气球、标语和欢呼人群组成的宣传画,取名《无限风光在险峰》,在全国发行。此外,用毛泽东诗词取名的还有电影纪录片、话剧、明信片等。

“文革”时期,人们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生产工具等,均成为宣传毛泽东诗词的载体。许多印刷厂在印制日记本时,将毛泽东诗词手书作为插页,以增加日记本的艺术性。天津无线电厂在生产收音机时,在面板印上毛泽东诗词手书《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增加收音机的观赏性。人们在照相馆照相,常常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和职业,以及照相的地点,在照片上题写不同的毛泽东诗句:若是青年人照相,题“风华正茂”;若是集体毕业照,题“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若是红卫兵串联,题“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主席像章是“文革”时期最为流行的佩戴品,各地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佩戴、搜集和相互赠送毛主席像章成为一种时尚。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像章中,许多文字和图案是根据毛泽东诗词的内容设计的。有的将整首诗词植入,有的是摘句;图案除毛泽东像外,还有梅花、井冈山、金沙江、千重稻浪、红军爬雪山等。

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在接见国内人士和外宾时,常常以毛泽东诗词挂屏为背景,与客人一起合影。在一些重要场所,如天安门城楼休息室、人民大会堂、北京机场贵宾室等地,均悬挂着毛泽东诗词书法挂屏。1967年5月3日,毛泽东与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休息室接见造反派姚登山。合影时,选择的背景是墙上悬挂的巨幅毛泽东诗词手书《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7月12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在中国实习期满即将回国的刚果(布)实习生,合影的背景是毛泽东诗词手书《沁园春·雪》。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休息室会见来访的挪威社会主义青年联盟主席保尔·斯泰根,背景是毛泽东诗词手书《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69年9月11日,

周恩来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北京机场贵宾室会谈,机场贵宾室墙壁上悬挂的是一幅巨大的毛泽东手书《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上一页
(责编:王新玲、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