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的信任
关于行军路线的这场争执,并没有影响毛泽东与任弼时之间的关系。毛泽东依然十分信任任弼时,对任弼时的意见一如既往地重视。
1947年11月,中央支队抵达米脂县杨家沟之后,任弼时因血压过高,被迫离队去钱家河村休养。在他走之前,毛泽东就土地改革问题同他进行了一次专门谈话,并委托他研究各解放区土改的经验教训,老区、半老区土改的区别,以及划分阶级的问题等。土改工作是当时关系解放战争全局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任弼时做,可见他对任弼时是多么的信任。
任弼时肩负重任,无心养病。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他带病到米脂县杨家沟周围三十几个村子广泛调查,亲自访问农民,询问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征求他们对土改工作的意见。任弼时还亲自参加一些村子斗争地主的大会,实际感受农民进行的土改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广泛的收集情况,任弼时对全国各解放区的土改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西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举行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由于它是在12月召开的,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十二月会议”。
会前,毛泽东起草了作为会议主题报告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会上,毛泽东作了这一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军事、土地改革、整党、经济、统一战线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今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任务。在对土改情况充分准备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任弼时抱病在会上就土改问题作了重要发言,明确提出了对农村各阶级应采取的政策。任弼时的这篇讲话,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它对于会后中共土改路线的成熟、土改中具体政策及工作方法的进一步规范以及引导土改中“左”倾错误的纠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会后,任弼时由杨家沟返回钱家河。他一方面同周恩来协助毛泽东集中全力解决在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关于土改、整党、工商业、统一战线和新区工作等方面的各项具体政策和策略问题,另一方面则继续利用休养时间进一步研究土改问题。
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任弼时撰写了著名的《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报告,并于1948年1月12日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上进行了演讲,详细阐明了阶级分析的标准。这是一篇关于土改的马克思主义论著。文中对中共在土改中应采取的各项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毛泽东对任弼时的这篇讲话十分重视,做了精心修改,并决定以任弼时的讲话代替中央的“一月决定”,作为进行土改的纲领性文件下发。“一月决定”即1948年1月18日毛泽东召集周恩来和任弼时等讨论并原则通过的《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草案)。这个草案论述了在各种情况下反对右倾错误和“左”倾错误的问题、土地改革和群众运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问题、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性质问题、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即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中央原本准备以“一月决定”作为当时土改指导文献的,但后来毛泽东却改变了想法。3月17日,毛泽东在致刘少奇电中指出:“我们决定发表弼时同志的一篇讲话,不发表‘一月决定’草案,因为弼时同志的讲演比‘一月决定’充实得多。”刘少奇接电后,随即于19日复电表示:“‘一月决定’内容由弼时同志以一个讲演的形式发表甚好。”
在解放战争面临大反攻的形势下,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不仅直接指挥西北战场,而且要部署全国整个解放战争,工作特别紧张,常常是彻夜不眠。任弼时对毛泽东非常关心。有一次,当他走进毛泽东的窑洞时,忽然站住了。他望一望四周说:“这沙沙的是什么声音!”警卫同志告诉他,这是房东养的蚕吃桑叶的声音。他说:“这太吵了,会影响主席办公的。我们在这里要长住下去,明天换个房子吧!”行军每到一处,任弼时都要亲自安排住房,布置警卫,组织物资供应,指挥纵队架设电台,安装电话,还参与决策研究。可以说当时他是中央队伍中身体最差的又是最忙的一个人。1950年,毛泽东回忆解放战争时说:“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