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的闪念
改变命运的,有时只是一个闪念,但其实它闪现前已经在心中划过了长长的轨迹。
吊罗山剿匪的情形《海南日报》此前曾多次报道:受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台湾特务机构“海军辅助通讯中心”派遣,代号为“反共青年救国军昆明训练二组”的邓建华等8人空降在吊罗山,打算从此潜入五指山区建立游击根据地,为蒋介石反攻大陆作准备。但仅仅24天的围剿,到7月17日,8名武装空投特务全部落网。
“其实在空降之前,我们部队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蔡承璜告诉记者,运输特务的飞机以撒传单为掩护,意图掩盖空投人员的行动,但我方并没有上当,立即进山开始搜捕。解放军部队与民兵先是抓住了空降时失散的特务周少茂、符锦富,然后又抓住了侦察员,找到了邓建华等人藏身的小山窝,严密地包围起来。
每名特务都配备了卡宾枪和大量子弹,但邓建华命令没有他的指示不得开枪。直至发觉被包围,被缴械俘虏,邓建华始终没有下令开枪。
“大陆一片黑暗,只要落地,老百姓就会迎接你们。”“被共产党抓到都要剥皮抽筋。”台湾的这些宣传话语,一落地就变得粉碎。
国民党军统特务陈恭澍曾在其著作中批评美国和台湾特务机关共同制定的空投武装特务计划说,“某一西方大国……竟在事前准备不够充份,实地环境有欠明了,生存条件多付阙如,参谋作业出于假设的情况下,硬要把我们的工作同志,个别空投到大陆去。”“他们把手段当作目的,只求空降大陆,就算完成了任务,实在岂有此理!”
在部队驻地关押了一周,邓建华就告别了蔡承璜,先转移到府城监狱,然后送到广州第一监狱关押。1966年,监狱又转移到湖南山区。在监狱里,邓建华是学习、改造的积极分子,常获表彰。1970年,他成为第一批获得宽大释放的前“国民党匪特”中的一员,回到琼山,和已经82岁的老母亲团聚了。
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内地,开启“破冰之旅”。邓建华一边看电视的直播一边流泪:“那句话我终于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