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陈昊苏最爱中国古典文学

苗  春/文  郝  青/图

2013年08月02日07: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昊苏在中国对外友协工作了23年,2013年6月退休后,更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了。他说自己常读常新的书是《史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我百读不厌”。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往往内涵丰富,“简约也是重要的优点”。现代人生活的节奏很快,那些特别冗长的古典名著,现代人通读起来很困难,最好出简约本,“否则年轻人会不耐烦”。

采访中,陈昊苏即席大段背诵了鲁迅1925年在《忽然想到》一文里的话:“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陈昊苏认为,鲁迅对中国古典文化给以激烈的批判,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鲁迅说这话时,中国国力较弱,古典文化影响力受到削弱,无力担承挽救国家命运的艰巨责任。所以鲁迅开‘青年必读书’时,建议青年人‘少看中国书,乃至不看中国书’,要多读外国书。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赢得了生存和温饱,正在向发展的目标大步进军。古典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命脉,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不仅不妨碍我们国家的发展前途,而且对提高国民素质,与世界文明进行成功的对话,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以为,鲁迅先生如果还在,他的观察也会有所改变,不仅要读中国古代典籍,而且要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与整个世界进行友好有益的交流。现在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新时代,中国人民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陈昊苏2006年曾出版一本名为《时空的跨越》的诗集,里面新诗和旧体诗参半。最近他又将出版一本旧体诗集。“并不是写新诗就一定反映新思想,写旧诗就一定反映旧思想。旧体诗同样是人民心声的表达,一样可以写时代精神、时代要求,可以反映现代人的痛苦与欢乐,也可以激励现代人向更新的发展目标前进。” 

【更多进入党史频道】

党史周刊|毛泽东: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

周恩来解救刘少奇之女刘爱琴真相

到底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

是谁护送过毛泽东 力阻暗杀周恩来的阴谋?

合肥张家四姊妹:最后的民国淑女(图)

独家盘点|中共10次重要的整党整风和教育活动

解密叶群的性格与命运 和林彪一起揣摩毛泽东的心思

揭秘:毛泽东保健饮食——生日菜谱

亲历审判张春桥:表情阴森 一言不发

毛泽东揭周恩来"政治弱点":一半"虎气" 一半"猴气"

蒋介石宋美龄: 政治婚姻或恩爱夫妻?

上一页
(责编:常雪梅、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