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兵
20世纪70年代末,出国访问和考察的中国党政代表团,亲眼看到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变化,深感中国与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深感加快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发达国家要进行产业升级、转移旧产业,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认识到知识和科技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中国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建设经验,也要解放思想,借鉴和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1978年后,关于真理标准讨论带来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探索,而这一新探索由于出访活动的增加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从这时起,出访活动不仅在规模上有更大发展,而且在规格上也明显提高。整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出访活动中,高层出访活动迅速增加就是从1978年开始的。出于抓住机遇、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目的,出访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就是通过增强与发达国家和正在进行改革的国家的联系和交往,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建设经验。1978—1980年对发达国家出访年平均增长率为57%,是增幅最快的;对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出访年平均增长率为41%,位居第二。
对不同发展类型国家建设经验和办法日益理智的态度,促成了1978年5月中国政府西欧五国访问团的成行。这次访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国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出访前,邓小平专门找代表团主要负责人谷牧等谈话,要求他们在访问中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好的也看,坏的也看,看看人家的现代工业发展到什么水平了,也看看他们的经济工作是怎么管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验、好的经验,我们应当把它学回来。
访问西欧五国代表团从5月2日到6月6日,对法国、西德、瑞士、丹麦、比利时的15个城市进行考察,会见了许多政界人士和企业家,参观了许多工厂、农场、城市设施、港口码头、市场、学校、科研单位和居民区,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回国后,代表团负责人谷牧向中央政治局作访问汇报,着重谈了三方面问题:第一,战后,西欧发达国家的经济确有很大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他们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管理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第二,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个良机;第三,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的办法,凡是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运用。谷牧发言后,中央政治局展开讨论,叶剑英、聂荣臻和李先念在发言中表示,外边的情况,谷牧这次出去清楚了,讲明白了,该是下决心采取措施实行的时候了。
1978年初,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访问团对南斯拉夫进行为期3周的考察。这次考察是对南斯拉夫首次、也是最全面的一次调研。访问归国后,代表团向中共中央递交《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访问团对南斯拉夫考察的报告》。这份报告全面、客观地介绍了南斯拉夫政治、经济现状和改革措施。
以对西欧和南斯拉夫考察为标志,出访活动进入高潮。中国对西方发达国家和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层出访活动空前活跃。不过,从1978年年底开始,出访活动又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与上年度相比,1978—1979年度一般性出访活动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是,高层出访依然保持高增长,上升35%,而且占全部出访活动的52%。这反映了出访活动对中共中央决策的咨询参考作用在继续增强,服务和服从于改革开放启动的功能和作用也在增长。出访活动在以后一个相当长时间里,维持了这种状态。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