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红水河畔添动力 将军故里展宏图

喜看革命老区东兰县继承革命传统抓优势谋发展新气象

2013年09月08日15:46   来源:广西日报

原标题:红水河畔添动力 将军故里展宏图

2 科学发展:经济增长节节高

“上个世纪60年代,韦国清将军回东兰看到家乡经济落后、群众的生活还很艰苦,他感到很痛心,还专门找来当时东兰的县领导共商发展大计。”年届八旬的陆秀群老人曾任东兰县党史办主任,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那时候真的苦啊,县城里只有几千人,也没有通车,干部下乡做工作有时要走两天。汽车、电灯、工厂,那都是谁也没见过的东西。”

“摘掉贫困的旧帽子,实现革命先辈的夙愿,这是我们的发展目标。”这些年来,东兰认真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克难攻坚,集中力量破解“瓶颈”,在项目建设、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经济增速明显加快。该县统计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县经济发展呈现稳增长、调结构、快速度、保质量的运行特点,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5%。”

走进东兰县长寿保健食品厂,到处是繁忙的景象。厂长杜培宁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厂生产能力一年是5000多吨,年产值大约8000万。产品主要销往河池、百色,很多广东、河南的企业也下了许多订单,我们正在全力提升产能。”员工黄春华告诉记者:“以前我在广东打工,既辛苦又担心家里。现在家乡上班,收入差不多又能就近照顾家里老人孩子,生活舒心多了。最近听说厂里还要招工,我得赶紧通知乡亲们。”

同样在为扩大产能而奔忙不已的,还有东兰县花神丝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郁桂群。他说:“2005年,东兰的蚕茧种桑养蚕面积只有2000多亩,现在已达2.1万亩,1万多农户种桑养蚕。我们准备在二期工程上马后,扩大产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该县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把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提升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平台,加大“产业增量提质工程”建设力度,通过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不断提高服务工作水平,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仅2012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5%,同比上升1.7%;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7%。

目前,一系列重大项目正在东兰稳步推进:县供销社综合楼建设项目、城东大道、县粮食局综合楼、城东中学等多个项目顺利进行,东升大酒店、香河水库、城区燃气输送工程、综合农贸市场、民族剧院等重大项目正在开展前期筹备工作,月亮河长寿村全国异地养老基地项目、红水河铜鼓风情村项目等重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完成,红水河第一湾景区、韦虎臣墓园等系列重点旅游规划项目正在评审……

与此同时,该县以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如今的东兰,楼群纷纷拔地而起,远眺城东经济开发区,新落成的城东汽车站旁,清澈的九曲河静静流淌,建设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这里,天蓝、水清、景美、人和,俨然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园林山城”。每到入夜,韦拔群纪念馆前就变成歌舞升平的欢乐海洋。居民陈大妈跳着新学会的广场舞不亦乐乎:“这3年来,我几乎天天都来这里跳舞。生活很幸福,越活越年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