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韦国清到田间指导农业生产。 赵黄岗/摄
东兰革命老区群众饮水难得到有效解决。 刘廷智/摄
东兰大力扶持库区群众发展水面养殖,解决库区群众增收难问题。 王定崇/摄
东兰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乌鸡、板栗等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刘廷智/摄
核心提示
昔日,百色起义腹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留下千秋功绩。
今朝,开国将军故里,扶贫开发产业攻坚,遍涌发展浪潮。
初秋的一个周末,东兰县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韦云进驱车,沿着悬崖绝壁间的盘山公路上前行,从县城回到老家三石镇弄英村仅花了20分钟。作为开国上将韦国清同志的侄子,自小在普通农民家庭长大的他对家乡的变化如数家珍:“茅草房都变成了洋楼,我小时候进县城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现在方便多了……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太多太多,大伯泉下有知一定很欣慰。”
将军之乡,薪火相传。近年来,东兰大力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特别是以韦国清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把先烈精神转化为强大发展动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扎实推进,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全力攻克,一任接着一任加薪添柴,30万老区人民正在书写实现经济赶超跨越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