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天安门城楼,鲜为人知的“世纪手术”

王一

2013年09月27日08:11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天安门城楼,鲜为人知的“世纪手术”

国徽要对准北京中轴线,不能有一丝一毫偏差

周总理自始至终都关注着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工程。天安门正脊两端原来是龙的形状。但在重建时,对图案和彩画的处理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古建筑应当按照传统的方式修建;另一种意见是,传统的都是“四旧”,属于封建内容,新中国的天安门应具有革命意义,要用葵花向阳和延安宝塔等图案代替。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周总理看完报告后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原主体部分不要改。”

天安门城楼竣工前夕,悬挂国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工作组经过反复挑选,最后将这项神圣的任务交给了姚来泉。当时的国徽是由北京雕刻厂制作的,直径1.7米,需要8个人来抬。按要求,国徽的位置要对准北京的中轴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悬挂时,技术人员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中轴线上,用经纬仪对准天安门城楼,即经纬仪中的线要和国徽上细如发丝的中心线重合。姚来泉根据技术人员左右手示意的两面黄旗,不断地调整国徽的位置。整整用了一个上午,才把国徽准确无误地挂在了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上。

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工程自1969年12月15日开工,到1970年“五一”前竣工。

其间,外面来往群众看不到里面施工的任何情形,只是在1970年“五一”后,覆盖了110天的神秘大棚被拆除,人们突然见到焕然一新、金碧辉煌的城楼,欣喜万分,流连徘徊,哪能想到它已是一个功能先进、装备现代的全新建筑。

(王一 综合自《党史纵横》、《炎黄春秋》、《文汇读书周报》、《北京纪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杨丽娜)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