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在证人席上宣誓。
被告席上的板垣征四郎。
土肥原贤二被带上法庭。
▲ 溥仪来到审判日本战犯的东京法庭。
溥仪在东京法庭上作证。
法庭上的被告席。
近期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是东京审判完整文献首次在中国面世。整套书80卷、5万页、一千万字,再现了那场耗时两年多的世纪审判。
65年前的11月12日,东京审判结束,长达1231页的判决书用了9天才宣读完——这只是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宣判,他们当中的七个被判处绞刑。
在东京审判中,最轰动的一幕出现在1946年8月16日,因为一个特殊证人的出场,这一天被称作“划时代的日子”。这个人,就是中国末代皇帝、日本扶持的傀儡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皇帝、废帝、寓公、傀儡、俘虏、囚犯、普通公民……溥仪的一生扮演过太多的角色,站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证人席上时,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证人。
作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直接见证人,溥仪连续出庭八天,创造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两年庭审单人作证的纪录。
他为法庭提供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扶植伪满洲国最有力的证人证言,情绪激动时甚至拍案控诉,却也同时惴惴于自己当年不光彩的角色,隐瞒了部分事实,开脱着自己的罪责。
八天的证人经历,浓缩了这位末代皇帝多面人生中的复杂纠葛。
频道精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 |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