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访谈实录:薛庆超李岩顾保孜谈毛泽东两次“南方决策”

2013年11月20日11: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主持人]:在书中有没有涉及到大家不太了解,很少听说的史实呢?

[薛庆超]:林彪集团阴谋败露以后,这件事被称为“九一三”事件。中共中央发了一个文件——关于林彪反党集团阴谋发动政变、叛党叛国的通知,同时下发了关于粉碎林彪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材料之二、材料之三。我很详细的把这三批材料看了几十遍,把一些历史事实进行了仔细梳理。我这本书重点是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案件的原始材料、原始记录。我发觉很多研究“九一三”事件的著作,似乎对这些材料忽略了,所以我这里都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案件方面的材料非常科学,允许律师辩护,允许林彪集团的成员对一些事情进行说明,当时的庭审记录、原始资料都非常详尽,所以说如果我这书有那么一点点比较突出的地方的话,就是我比较详尽的运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反革命集团案的原始记录、原始材料。

[主持人]:这是其他书目中很少见的。

[薛庆超]:对。

[主持人]: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非常丰富、非常详尽,也帮我们了解到当时的许多情况。

[顾保孜]:起到佐证的作用。

[主持人]:此次南方决策毛主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我们了解到1974年至1975年毛泽东离开北京,通过南方决策,提出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有网友问薛老师解答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薛庆超]:1974年的7月17日毛泽东离开北京,离开北京之前他召开了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江青集团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召开政治局会议是有原因的,他准备推出邓小平主持中央党政军日常工作,这次南下期间一共270天,开创了新中国建立以后他离开北京的最久记录。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北京时间这么长,离开北京以后首先到武汉,住在武汉东湖宾馆。

毛泽东有个习惯,他做重大决策的时候都要离开北京,摆脱日常繁忙的事务清静下来,全心全意的思考若干党和国家的大事,所以在武汉期间作出了决策,由邓小平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在这之前1973年3月份邓小平已经恢复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毛泽东考虑到邓小平的重要性,所以提出由邓小平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因为当时周恩来已经是重病在身。

然后,毛泽东离开武汉到了长沙,在长沙有一百多天,时间比较长,这期间他作出了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样的重要决策。在武汉作出了由邓小平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的决策,到长沙以后他觉得还应该让邓小平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思考过程中又觉得应该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最后他觉得还应该让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关于邓小平职务的重要决策。

[薛庆超]:在此期间,毛泽东还作出了学习理论;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后来,邓小平把毛泽东这三项重要指示概括在一起,提出了以“三项指示为纲”,以毛泽东关于学习理论、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纲,全面推动全国的各项工作。所以毛泽东在长沙期间这几项决策都非常重要。

最后,毛泽东离开长沙到了浙江,住在杭州。他在杭州这一段是一般党史书籍都没有太注意的,因此我多次去杭州对毛泽东住过的地方进行调研和了解。他在杭州期间,当时杭州的造反派制造混乱,冲击浙江省委领导机关,搞得省委难以正常工作,并且占领了浙江的一个宾馆杭州饭店。毛泽东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作出一个决策,叫派出解放军一个团把造反派从浙江的这个宾馆赶出去。这样一个决策就表示,在经过“文化大革命”一段时间的混乱以后,他希望整个国家安定下来,并且把这种造反派制造混乱的气焰打下去。所以,这次毛泽东南方决策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第一、推出邓小平主持中央党政军日常工作。第二、提出学习理论;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重要指示。过去一般党史书籍比较多的讲到毛泽东的长沙决策,仅仅限于毛泽东在长沙的这一百多天,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各方面的历史资料、历史文献、老同志的回忆进行了研究和梳理,得出了一点体会,我称之为“南方决策”,因为毛泽东的决策不仅仅是在长沙,包括武汉、长沙、杭州。

[薛庆超]: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说在长沙九所宾馆,就是湖南省委盖的招待所里有九栋小楼,原来是省委常委每个常委一栋楼,但是盖好了以后省委常委都不愿意住,大家怕住在里面脱离群众,所以湖南省委就把九栋小楼命名为九所宾馆,作为接待中央、北京、国务院各部委来的负责同志,作为内部宾馆。1974年毛泽东在这个地方住过一百多天,过去也在这儿住过。我在2003年夏天参加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到湖南的时候,正好也住在九所宾馆,我就想利用这个机会把毛泽东住过的地方仔仔细细、里里外外、认认真真的研究清楚。有一天中午,我就到毛泽东住的单独的一个小院子,九所的同志说那里正在装修,不对外开放,意思是不大希望我去,后来我说明我要把毛泽东这段历史研究清楚,我历来认为研究重大历史事件必须做到三对照,第一是有关的历史文献、第二是历史当事人的回忆、第三是历史事件发生现场,把这三个方面都对照清楚了,写出来东西才比较可信、才比较科学、才比较准确。听了我的话,九所的同志很愉快的领我参观,我进去毛泽东住的那栋房子,是单独的小院,里面正在装修,夏天中午,工人们都在穿着裤头、光着膀子睡大觉,遍地都是水泥、沙子、砖头等等。他们说,算了吧,不要看了。我说,没事儿。我仔仔细细、里里外外把整个现场边看边记录了下来。

[主持人]:那样的场景能记录什么细节?

[薛庆超]:如果不看这个历史场景,下笔的时候没有着落,如果看了历史场景,写的时候脑子就还原了历史场景,历史在你脑子里复活了,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历史场景的墙壁颜色、历史发生地的地面景观,就呼之欲出了。

 还是在湖南长沙,毛泽东还有一个居住的地方——蓉园,也是这次,我选了一个中午,去找那个地方在哪里,别人都拒绝回答,说那是“毛主席”全家住的地方,不能随便去。我想,毛泽东已经去世多年了,怎么还会在这儿住?一瞬间,我的脑子忽然豁然开朗——因为湖南省委有一任书记叫毛致用,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可能他家也在湖南省委的蓉园住,人们也称他为“毛主席”。一般说来,在党史系统,写的党史里面对于领导人不称职务,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写党史时都直呼其名。但是,这次在毛泽东的家乡,我觉得如果称呼名字不尊敬,所以我称“毛主席”,就出现了这个小笑话,人家就拒绝跟我说“毛主席”在哪里住,拒绝让我知道,说要到省委办公厅办手续才能去。我想,午休时间去找省委办公厅的同志办手续,把人家喊醒也不太合适,就自己到了蓉园宾馆的那个地方去了,我拿工作证给工作人员看,他们很热情的让我进去了。我在蓉园宾馆毛泽东住过的地方、那栋房子,仔仔细细、里里外外把整个现场边看边记录下来,还拍了照片。我觉得,对历史事件发生现场没有看过的时候,写东西心里就不踏实;当把历史文献、历史当事人的回忆、历史事件发生现场进行了反复对照以后,心里就实实在在了,就感到我写出来的东西比较科学、比较准确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