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传奇

 

2013年11月28日10:07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传奇

  关键人物

  记者穿过宜昌市西陵区金家台路“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文化墙,转弯走进第一栋居民楼一楼右边居室,来到了董翼奶奶董泽贵的家。

  92岁高龄的董泽贵老人头发花白,身体略显佝偻,走路需要人搀扶,但精神矍铄,讲起话来思路清晰。她是这个教育世家中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教师。

  董泽贵给记者讲述了教育世家的两个关键人物——

  1.刘京三

  刘京三是长阳县(今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董翼的曾外祖父,1911年毕业于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几年的求学,让他接受了不少新事物和新思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业有成、脱下长衫、剪掉长辫的刘京三,回到了家乡长阳县担任县府督学。

  当时的政府没钱办教育,年轻的刘京三就走遍长阳的山山水水,游说办学校、兴教育的种种益处,动员社会贤达、乡绅捐款捐物,在各区创办了一批公立小学。一时间,“耕读为本、诗书传家,尊师重教”,在大山深处的长阳土家山寨蔚然成风。

  土家山民也由此记住了刘京三,长阳县志赫然记载着他的重教业绩——“办学有功”。

  刘京三不仅推动了民国初期长阳的教育发展,也培育了良好的家风。女儿刘汉英、女婿李承勋和外孙女李慧茗、外孙婿董雪樵均为教师,一直在三尺讲台工作至退休。

  2.董泽恩

  如果说刘京三是家族中最长一辈的教师,开启了教育世家之门,那么董翼的“大爷爷”董泽恩(实际应称呼大姨奶奶)则是对这个家族能成为教育世家影响最大的一位,是“师德仁风的标杆”。

  董泽恩的父亲是湖北黄冈人,早年来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宜昌城打工谋生,成为一名厨师。母亲是宜昌本地人,他们婚后养育了“五朵金花”:董泽恩、董泽芳、董泽诚、董泽富、董泽贵。老大董泽恩出生于1904年,她和老五董泽贵之间,年龄相差18岁。

  家大口阔,贫困交加。董泽恩小时候凭借资助才在教会小学就读,后来毕业于武汉懿德师范。读书期间,董泽恩一直坚持勤工俭学,靠帮人缝补浆洗挣钱来补贴生活费。

  师范毕业后,董泽恩面临择业,她之所以选择当教师则是为了兑现自己的一个庄重承诺:“受到资助,毕业后回到宜昌教会小学执教三年。”

  从此,董泽恩和她的家族便与教师这个职业结下了终生之缘。三年后,她执教于私立鄂西女中。

  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武汉、宜昌相继沦陷。为躲避战乱,董泽恩只好带着母亲和小妹董泽贵背井离乡,西走巫山、重庆等地,过着流离颠沛的生活。这期间她曾在巫山县城的武汉女中(是从武汉撤退来的学校)执教。

  那时的巫山频繁遭遇日寇的空袭轰炸,武汉女中被炸毁,师生各自奔逃。董泽恩只好带着家人来到重庆,经朋友介绍,在游民救济所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抗战胜利后,董泽恩带着家人回到宜昌,曾长期在市哀欧拿中学、市三中、五中执教,直到1963年退休。她有两句座右铭:“助人为做人之本”和“知足常乐”。虽然自己经济不宽裕,却时常资助同样有困难的学生,得到过她资助的学生不胜枚举。

  董泽恩热爱教育事业,同样对自己的姊妹疼爱有加。“她跟父母一起辛苦地将我们一一拉扯大,让我们都完成了学业,成了那个年代宜昌少有的一家五个女大学生。”董泽贵说。

  董泽贵三岁时,就由大姐董泽恩带着上了幼儿园,后来又跟着她读小学,一直居住在一起。抗战时期,父亲病逝,已出嫁的二姐董泽芳随军官丈夫去了湖南,三姐董泽诚随夫家撤退到重庆,四姐自己到重庆求学,董泽恩则带着母亲和小妹董泽贵撤退到巫山,再辗转来到重庆。

  三姐董泽诚生了五个儿女,而三姐夫的病逝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为了生存,董泽诚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孤儿院。董泽恩听说后,非常生气,责备三妹:“我们董家的孩子岂有送孤儿院的道理?”不由分说,亲自跑去孤儿院,硬是将两个孩子接回来由她自己抚养。

  正是因为这一大家人的沉重负担,董泽恩把自己的婚姻大事给耽误了,她终身未嫁。其实董泽恩才貌双全,身边不乏追求者。

  董泽贵在回忆大姐时,不禁伸出拇指夸赞:“女英雄!我从小受大姐影响,崇拜她的为人。她是一个好教师,我也便以当教师为荣。”

  董泽恩作为宜昌教育界最早出现的一批女教师之一,德高望重,桃李遍地,她的好多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其在宜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由此,董泽恩曾担任宜昌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1988年8月30日,新学年开学的前一天,身体一直康健的董泽恩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84岁。她去世后,其遍布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赶回宜昌吊唁。为此,她的亲人们竟不得不将她的遗体存放至9月10日,隆重的追悼会之后才送去火化。停丧期长达12天,这大约是世间少见的奇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