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传奇

 

2013年11月28日10:07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传奇

  喜怒哀乐

  董泽贵育有三子:董昌俊、董雪樵、董昌虎。他们都当了一辈子教师,如今退休在家,过着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他们讲述了教育世家的喜怒哀乐——

  1.董氏三兄弟

  董泽贵中年失夫。此时,老大董昌俊不满5岁,老幺董昌虎1岁多一点。可以想象,当时的董泽贵压力该有多大。但她擦干眼泪,尘封哀痛,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三个孩子身上。

  也许是受书香门第的熏染,董氏三兄弟特别有天分,爱读书,善读书,多才多艺,人也长得帅气。

  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当时董昌俊高中毕业,而董雪樵高中还没毕业,董昌虎则只刚读完初中。三兄弟分别下乡到了宜都红花套、长阳盒子坳、宜昌鸦鹊岭三地。

  老二董雪樵来到长阳盒子坳村后,参加农业劳动,修公路、修铁路、修桥梁,什么苦活累活都做过。他还参加了文艺宣传队,是骨干,而且自己编创文艺节目,颇受欢迎。当地教师资源匮乏,文教组便安排他在邓家坝小学担任了民办教师。董雪樵仿佛天生就有当教师的基因,虽然高中没有毕业,但他拿着粉笔走上讲台,就能够教得很精彩。

  一个意外使董雪樵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最先回到了城里。陈东生(后文会提及)遇难后,宜昌市教育局尊重董家人商量的结果,决定由下乡地离宜昌最远、条件最为艰苦的董雪樵顶职回城。

  董雪樵回城后先在市四中任教,带过语文,带过校运动队,还当过教工乐队队长,擅长书法和油画。1980年,他参加成人高考,脱产就读四年。

  毕业后,董雪樵被调到市招考办公室,后来他创办了《宜昌招考报》,并担任总编辑,一干就是十年,走遍了宜昌所有的中学,广交师友,使得数以万计的中学生和家长在考试中受益。

  老三董昌虎是第二个回城的。后来,他在三峡大学谋到一份后勤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

  老大董昌俊最后回城。他下乡到红花套后,修了一年铁路,然后就被安排在当地小学当民办教师。1975年母亲提前病退后,他顶职回城。1979年春,他接到了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毕业后一直在市一中担任数学教师,直到退休。

  在董氏三兄弟的灵魂深处,始终认为教师是最好的职业。老二董雪樵则有一句感言:“磨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热爱是教师们的定海神针。”

  2.陈东生

  董泽芳是五姐妹中唯一没有当老师的,可其子陈东生高中毕业后即在东方红中学(现艺术学校所在地)任物理老师,并成为家族中的舍身救人的“英雄”。

  “我们永远记得这一天,1972年7月16日。”董雪樵说,“就在这一天,陈东生为了救市一中一名女学生而失去了年仅28岁的生命,终结了他热爱的教师生涯,永远地离开了那些可爱的学生。”

  7月16日,是宜昌解放纪念日。当天,宜昌举行了横渡长江的庆祝活动,庞大的游泳方阵依次从宜昌城镇江阁码头下水,游向对岸磨基山脚下。陈东生就在师生方阵中。

  陈东生是临时代替学校一位体育老师带队参加活动的。当时,东方红中学与市一中是一个游泳方阵,在横渡过程中,市一中一位女生突然体力不支,大呼“救命”,周边的师生顿时混乱起来。陈东生发现后,奋不顾身地游到她身边,毫不犹豫把她推向救生船,自己却因为耗费了力气而沉入江水之中。直到三天后,陈东生的遗体才在下游几十公里的宜都江面上被打捞上岸。市五中退休教师张玉芳对那段记忆仍历历在目:“当时我上初二,陈老师代我们的数学课,当听说他为救学生牺牲的时候,同学们都泣不成声。”

  因为董泽芳另外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宜昌市教育局将董雪樵调回宜昌城区四中任教,照顾董泽芳。教育部门坚持按政策每月为董泽芳发放抚恤金,一直到老人离开人世。

  3.董翼

  教书育人,薪火相传。如果说,奶奶那一代最初当老师是“被选择”,父辈这一代是“必然选择”,那么董翼这一代则完全是“自愿选择”,教师世家的后来者传递着正能量。

  董翼说,高考时她和父亲董雪樵商量,选择了三峡大学英语系,期冀毕业后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然而,事与愿违,董翼收到的入学通知书却是英语旅游专业。她心中突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沮丧:“我好像觉得自己与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擦肩而过了。”

  “我最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转到了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9年大学毕业后,董翼回到母校市三中任教。

  从儿时扮“老师”在小黑板上写画,给比自己小的孩子“讲课”,到如今真正站在讲台上,与曾经的班主任老师交流教书心得,与曾经的政治老师共同研究课题,董翼的梦想终于成真。

  本来董翼该教语文,但学校政治老师缺乏,她二话不说,当了政治老师,至今仍带两个班的政治课,全然不计较政治老师没语文老师“吃香”这回事。

  后来学校开设计算机信息课,她又欣然服从安排,同时带两个年级14个班、560名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课。为了能跟学生们更好地交流,董翼还依靠自学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帮助不少学生解决了成长期的各种心理问题。

  “我觉得同行之间,更能够相互理解。”董翼不仅自己延续了家族的这一职业,在择偶时,也不忘扩大教育世家队伍。她的老公喻华也在市三中工作,最初也是信息课老师,现在是学校的中层干部,担任总务主任,管理学校后勤方面所有的事务,负责学校所有电子设备的维护维修,还兼任一个年级的信息课老师。

  “他一个人承担这些工作以前要几个人才能完成。”市三中校长王涛称赞喻华踏实肯干、乐于助人,“除了灯不亮不找他,老师们遇到什么问题都爱找他帮忙。”

  “大姨奶奶(董泽恩)的爱心,对教育的执著、责任心,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后辈来说,影响是最直接的。既然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职业,就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而不是‘挑肥拣瘦’。”董翼夫妻俩表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