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开国上将杨勇在非常时期的不屈人生

叶学贤

2013年12月12日11: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冤假错案得到彻底平反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顺应人民的意愿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杨勇和军区、自治区其他领导一起,以很大精力投入了揭批“四人帮”的斗争。

“四人帮”横行时,对新疆多方插手,情况比较复杂。揭批斗争开始后,一些有牵连的人遮遮捂捂,不愿讲出真实情况;而另一些人则急于联系新疆的实际,要首先搞清楚新疆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杨勇分别向军区、自治区党委建议,首先要组织机关、部队很好地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将群众发动起来,按照中央和军委的部署,集中揭露“四人帮”篡党夺权和反军乱军的罪行,认清他们的反动实质。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新疆军区的实际,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就会比较顺利。杨勇还在军区、自治区两个党委会上多次表示:清查工作,一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不留隐患;二要掌握政策,与人为善,不留后遗症。杨勇的意见,得到两个党委多数委员的支持。军区和自治区的揭批查工作都进行得比较顺利。

1977年8月,杨勇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公布第十一届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杨勇为中央军委委员列席常委。9月杨勇再度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协助中共中央副主席兼总参谋长邓小平主持总参日常工作。10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战略委员会成立,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任主任,杨勇任第二主任。

杨勇深知总参作为中央军委的办事机关和全军的军事统帅机关,肩负的责任重大。总参能不能圆满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参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杨勇到任后,用很大的精力抓揭批查工作,想尽快使总参甩掉历史包袱,轻装前进,以便集中精力抓全军的军事建设。

杨勇到总参时,总参机关揭发批判“四人帮”罪行的“第一、第二战役”已经取得很大成绩。林彪一伙在总参干了许多坏事,炮制了许多冤假错案,有牵连的人,又多和“四人帮”的阴谋活动有联系。由于“文革”遗留问题很多,许多大是大非问题还没有完全分清,有的单位问题积重难返,派性严重,领导班子“软、散、懒”。总参党委决定在继续抓好揭批林彪、“四人帮”斗争的同时,解决总参的作风、纪律问题。

同月,总参机关召开揭批“四人帮”的座谈会,部署揭发批判“四人帮”的“第三个战役”。杨勇讲话,要求总参系统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着重揭发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及其在各方面的表现,通过剖析“四人帮”肆意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思想上、理论上造成大混乱的罪行,彻底消除其流毒和影响,做好清查工作。

1978年4月20日,中共总参谋部委员会发出《关于“三查三整”的通知》,决定在机关开展查斗志、查纪律、查作风和整顿“软、散、懒”、整顿官僚主义、整顿文风的“三查三整”运动,同时下发了查整方案。26日,总参机关召开动员大会,杨勇代表总参党委作了动员,强调查整工作,最重要的是搞好现职领导班子的查整,要求各级领导带头,广大机关干部积极参加。查整进行了半个月,机关干部普遍反映很好,对思想、作风触动较大,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

邓小平和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对总参的“三查三整”工作非常重视,5月13日约请杨勇和总参其他几位副总长谈话,充分肯定总参搞“三查三整”很有必要,同时还强调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班子问题,二是作风问题。要求总参带头把各级领导班子搞好,把作风搞好,查清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阴谋、罪行中同总参有关联的重大问题,分清重大是非,彻底打掉派性,整顿好各级领导班子。

杨勇和总参党委认真贯彻邓小平和罗瑞卿的指示,严格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认真组织领导“三查三整”工作,使总参的揭批查进行得比较顺利。对于少数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在认真查证的基础上,恰当地作出了组织结论,对于仅仅是思想认识和工作关系上有问题的干部,在进行严肃认真地批评教育、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后,很快予以解脱。

杨勇和总参党委还重点抓了总参各级领导班子的整顿。杨勇认为,干部工作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做干部工作一定要公道正派,一碗水端平,否则就会失去民意。使用干部,必须秉公办事,坚持党委集体决定,坚持五湖四海,坚持德才标准,任人唯贤,坚决不搞小圈子,不搞任人唯亲。总参干部资源丰富,首先要从内部调整,就是缺也要从全军选,不能只盯着自己的老部下。杨勇不仅这样要求,而且首先从自己做起。总参部局领导班子调整,他的老部下一个也没有调。

随着揭批查运动的深入进行,全党从1978年5月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5月11日,杨勇看完当天的《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敏锐地感到会在全党全军引起强烈反响。危害全党全军10年之久的“文革”虽然结束,但“左”的流毒影响仍然很深,特别是“两个凡是”犹如一套精神枷锁,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束缚着人们的于脚。杨勇沉思良久,把副总参谋长兼总参政治部主任迟浩田找来,商讨在总参系统组织学习《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问题。

由于杨勇、迟浩田等总参领导在真理标准问题上抓得比较早,组织总参党委和师以上干部先学一步,对于总参的拨乱反正,大胆地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统一思想,分清是非,平反冤假错案,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杨勇是东北组的召集人之一。在会上,他再次谈了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认识,谈了怎样才是高举毛泽东旗帜的看法。他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真正高举毛泽东的伟大旗帜,如果按“两个凡是”的观点办,“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就不能平反昭雪,毛泽东思想也就不能向前发展。

随着揭批查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也逐步展开。“文革”期间,林彪、江青一伙对总参的一大批领导干部进行打击迫害,制造了一大批冤假错案,张爱萍、李达、彭绍辉、王尚荣等领导都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或关押审查,或强制劳动,有的被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杨勇到总参工作后,把为受迫害干部的平反昭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亲自过问,态度坚定鲜明。他一再强调,平反冤假错案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抓紧抓好。凡是实践检验证明是诬蔑不实之词的,凡是作了不正确结论的,不管是什么案件,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是谁批准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冤案要昭雪,假案要平反,错案要纠正,全错了的全平,部分错了的部分平。对于受株连的干部、家属、子女、亲友,原来在哪个范围搞错了的,就在哪个范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不能留尾巴。各级领导不要有私心,不要怕牵连自己或否定自己,有错改了就好。作为组织,不过分追究个人责任。

在总参党委领导和杨勇主持下,到1978年底,总参为在“文革”中受审查和批判的人落实了政策,为432人平反昭雪。同年12月30日,总参谋部在工人体育馆召开万人大会,为52名军以上领导干部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杨勇主持会议。迟浩田代表中共总参谋部委员会宣布为在“文革”中受迫害的张爱萍等人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宣布撤销林彪、江青一伙制造的一系列冤假错案,为无故受牵连的干部彻底平反。一些受迫害的干部悲喜交加,热泪盈眶,纷纷表示是党给了自己第二次政治生命,一定要努力为党工作,为总参建设再立新功。

会上,迟浩田还宣读了中共北京军区委员会关于给杨勇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决定。决定说:林彪、江青一伙在1967年捏造种种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杨勇是“三反分子”、“彭德怀反党集团漏网分子”、“积极参与贺龙、罗瑞卿篡军反党集团阴谋活动”、“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彭真效劳”,并无辜关押、罢官、批斗杨勇,使杨勇受到残酷的打击迫害,亲属和许多干部受到株连,蒙受了不白之冤。军区党委决定,为杨勇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彻底推倒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并为所有受到株连的同志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1979年2月4日,中共中央任命杨勇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从此,他继续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直至生命的尽头。1983年1月6日,杨勇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