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善于利用报刊开展工作的陈云

2014年03月06日10: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新闻出版是重要的武器和工具,党的报刊则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陈云指出,报刊既是宣传者,又是组织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宣传作用和组织作用。遥陈云与报刊的结缘,始于在商务印书馆做学徒时期。此后,陈云对报刊的关怀与支持伴随着他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历史的卷页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在江苏、中央苏区等地,他指导办报发行,扩大报刊政治宣传作用;在延安、解放区,他深入实践,为报刊撰文指导工作;在财经工作上,他细致读报读刊敏锐搜集情报,扭转经济颓势;在晚年,他退居二线仍不忘读报读刊关心国事。

根据形势指导办报

1919年,14岁的陈云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也正是在这里,陈云与报刊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后来,根据中共中央的委派,陈云曾辗转于江浙沪,受命于中央苏区、延安等地,转战于东北……在这些红色热土上,陈云积累了办报办刊的珍贵经验。

巡视江苏:指导发行《红旗日报》

1929年六七月间,陈云任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此后,陈云曾相继担任江苏省委委员,上海法南区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30年8月15日创刊于上海的《红旗日报》,自第162期开始成为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机关报。深谙党报在政治宣传及组织群众上的重要性的陈云,给予《红旗日报》特别关注。

当陈云巡视江南等地时,尤其注重江苏各县的党报发行路线,并专门对《红旗日报》发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他发现“江南省委各级党部,过去对于《红旗日报》的工作注意极不充分,在集中有三十万产业工人的上海, 《红旗日报》的销数不过二千,工人通讯员不过八十人,上海以外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没有将《红旗日报》工作放到支部中去,没有经过党团作用,尤其是工会党团的作用”。1930年8月18日,陈云出席中共上海各区委、各产委党团书记联席会议。他在会议讨论工人罢工问题时说:要注意扩大政治宣传,努力推销《红旗日报》。

10月初,陈云任中共江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外县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工作委员会委员。在出席中共江南省委扩大会议时,陈云指出:党报不仅是政治宣传工具,也是群众的组织者,应建立全省党报发行网和通讯网。

10月下旬,陈云为中共江南省委起草《江南省委扩大会议关于红旗日报工作大纲的决议》。《决议》对建立党报发行网、通讯网工作作了如下规定: (一) 每个工厂建立报纸代派处,在工人聚居的工厂建立工房代派处,学校、机关、街道都要建立各自的代派处。(二) 在上海建立报纸总发行部,在各重要城市和地方设发行分部。必要时,小报可以送阅和张贴。(三) 在工厂、农村、兵营、学校、劳苦群众集聚之地,上海的中心产业,无锡、南通、杭州、芜湖、宁波、苏州、安庆以及上海各区设日报的采访员。

《决议》发出后,党报发行网、通讯网的建立工作在江苏有了迅速发展。到1932年底,全省自上而下独立的发行网、通讯网基本形成。

陈云这种依靠群众进行党务宣传的思想是极富远见和指导意义的。1934年以前,中共上海市各区委的发行工作,一般是由一个交通分送全区各个支部。1934年4月,中央组织部要求各区委按照全区支部的多少与距离来建立几个区发行站,大约以邻近的三个支部建立一个发行站。发行站均设在可靠的工厂支部同志的家中,保持绝对秘密。负责发行站工作的同志基本上不再担任其他工作。至此,党报发行坚持走群众路线,面向群众发行,建立群众的读报小组和发行网,发展代派处,发动群众的护报运动。

受命苏区:恢复发行《苏区工人》报

1932年3月,陈云被任命为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以后,更是对总工会宣传部的工作和机关刊物的出版发行给予了较多关注。陈云要求在领导工人运动时,一定要把宣传品发到工人中去,要求宣传部的报纸编辑委员会要有专人负责。

在这一时期,陈云同刘少奇一起着重参与了《苏区工人》报的宣传发行。《苏区工人》报作为当年中央苏区的第一份工农报刊,主要用来指导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的工人运动。

转战东北:一手拿枪,一手拿笔

1945年8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20天后,陈云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受命奔赴东北战场。1946年,陈云在辽东分局任书记兼军区政委,与司令员萧劲光一起领导坚持辽东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在当时, 《辽东日报》作为中共辽东分局机关报,于1947年7月由《安东日报》《辽宁日报》合并创办。为了密切配合当地的工作开展,陈云为《辽东日报》确定了“军事宣传和土地改革”的宣传重点;制定了“全党办报,大家写稿”的办报方针,并将办报工作形象地描述为“一手拿枪,一手拿笔”。

在《辽东日报》创办前后,面对硬件设施的欠缺,陈云有针对性地进行缜密安排,确保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四线合一,层层传递。陈云通过调派记者携带电台前往前线—用电话向县委提供消息—张贴报纸宣传于群众—汇编参考消息送分局和军区。第二,确定重点,深入报道。《辽东日报》创办后,陈云及时指示军区组织前线记者团赶赴战地和土改“前线”进行采访。第三,高瞻远瞩,培养新人。陈云任命资深记者韩川当记者团团长,由他负责培养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这批青年记者陆续发回大量报道和通讯,大大充实了报纸的版面。第四,召开会议,指导工作。通过定期召开报社会议,陈云一方面听取采访汇报,解决前线记者团的采访困难;另一方面传达中央精神,指导宣传工作。第五,动员全员,积极撰稿。陈云不仅以身作则,而且在1947年3月召开的有千人参加的辽宁省委群众工作会议上,号召党政军各级干部都要重视和利用报纸和通讯社这个有力的工具。他强调,谁不懂得运用这一先进的工具,谁就会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作中落后。

新时期:体察读者,提出建议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对报刊工作提出几条建议。首先,文章应该有个提要,让人对其内容一目了然。“十二月二十七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今年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的消息,标题很好,但是没有提要。如果把主要内容提出来,让人一看提要就知道主要内容,就好了。”其次,文章应该有小标题,层次分明。“文内插小标题,分一、二、三,做好编辑工作,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报纸是给各方面的人看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看的,但是许多领导同志没有多少时间看报纸。报纸要改进,要争取他们看,要争取更多的人看,这很重要。”最后,文章应该短小精悍。“文章越长,看的人越少;越短,看的人越多。应当多写点‘豆腐块’文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