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实录:石仲泉、潘平谈“贾春英、潘涛革命伉俪的传奇人生”

2014年03月27日14: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能文能武的女侠

主持人:我们刚才听了潘老师讲述自己奶奶的故事,石老师您是著名的党史专家,您是什么样的机缘注意到贾春英老师的?

石仲泉:应该是2012年10月份,我们在阳新开一个研讨会,第二届湘鄂赣论坛研讨会,因为搞党史的,对于土地革命当时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最复杂的一段,也是最残酷的一段。所以这些年搞党史的时候对这段历史的资源要充分挖掘一下。我从2001年中央苏区成立70周年的时候,就开始对老革命根据地,对苏区历史就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对各个苏区县我都做过考察。因为我每年去江西,所以考察的就比较完整,还有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比如湘鄂赣、鄂豫皖、湘鄂西这都跟湖北相关,都在湖北的四面八方。所以先推广江西对湘鄂赣这一块开第一届湘鄂赣的研讨会,这个在江西的修水开的,这是第一届,后来就形成了一种机制,湘鄂赣三个省轮流做庄。

主持人:轮流来开。

石仲泉:第二届就确定在湖北。今年开第三届,就准备在湖南平江,所以在开第二届的时候,我们是在阳新开,因为在湘鄂赣里头,在湖北这一块阳新是最突出贾春英的,最有代表性的。因为阳新有60万人口,在整个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就有20万,1/3,很厉害啊,牺牲的人很多,一个重要的根据地。最严重的时候牺牲的就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它有10万人,因为这个事情是我推动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我做了主题报告。他也参加了这个会,我讲完话之后,他到我房间去,就讲了奶奶的这个事,当时我非常的感动,跟反动派残酷的斗争,同时那时候左的指导思想比较严重,左倾比较严重,所以又有肃反的问题,又有团队问题,很多生命都被无辜的杀害。

主持人:对,就像刚才潘老师刚才说的那个事情。

石仲泉:左的思想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年代,能坚持革命非常不容易,所以没有这样的信仰是做不到的,得非常忠贞,对共产党的理念要非常忠诚,因为有很多无辜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

主持人:朝不保夕的一个大环境。

石仲泉:是,所以非常感动。这是10月份,到了年底12月份就在北京,他来组织联络开一个关于他奶奶、他爷爷的100周年座谈会。

主持人:诞辰100周年,2012年的时候。

石仲泉:嗯,在北京开的会,我也参加了这个会,在会上做了讲话,这样他奶奶、他爷爷的事迹通过网络就传播了。

主持人:对,让大家更清楚,更清晰。在此之前贾春英这个名字只是在湘鄂赣这一块地方。

石仲泉:局部地区知道,在全国都还不太清楚,因为这样一种级别的干部太多了,他不像彭德怀那是革命根据的创始人,是开国元勋,她就是下面的负责人。

主持人:但是这个人是相当不简单的。

石仲泉:相当不简单,13岁参加革命,15岁入党,18岁就做领导工作,而且她不是局限在一个县,她是整个湘鄂赣区,管20多个县的妇女组织。

主持人:18岁就开始当一个团体的领导了。

石仲泉:一个领导,这很不容易。

主持人:尤其在那么复杂的环境下。

石仲泉:一个女孩子当时被称为女侠,能文能武,能打枪,很活跃。

主持人:有一定思想和领导能力的人。

石仲泉:有思想,有一定的胆略和智慧,才能够做这样一个领导工作。

主持人: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可以折射出来当时怎样的一种时代背景?

石仲泉:就是革命战争年代非常艰苦,这样一种革命战争年代只有有坚定的革命信仰才能去搞斗争。所以现在有一个问题,对这段历史怎么看?有一些说法要告别革命,告别革命怎么理解呢?如果要是告别革命就是因为革命斗争的残酷就否定革命,就把这段历史给抹煞掉,那绝对是错误的。告别就是说,就是因为革命这么残酷,我们国家要发展,要幸福,以后才不会出现这样一种非常残酷的,非常血腥的这段历史,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够有好的生活。

主持人:才能享受到这种和平的年代。

石仲泉:因此对目前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社会应当非常珍惜现在这么一种好的环境,所以告别革命不是否定革命的历史,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使我们的生活幸福起来,这才能真正不再让这样一段历史重现。

主持人:应该是有一个客观判断。

石仲泉:客观判断,但是很不容易,所以这一段历史走过来,从近代以来所经历最痛苦的一段历史,要牢记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以后我们才不会重复这段历史,所以进行这方面的革命历史的探讨、回顾是非常需要的。

主持人:很有必要。

石仲泉:这是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

主持人:石老师是著名的党史专家,在他的谈话当中可以看出来他对奶奶的评价非常高,不知道潘老师能不能给我们整个介绍一下爷爷、奶奶的经历,包括入党时候的过程。

潘平:我爷爷入党是1930年入党,开始我爷爷是一位教书先生,因为我的太爷爷就是教书先生,他随着我的太爷爷读书。读书了以后,我太爷爷是一正义凛然的人。很多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我太爷爷免费教他们读书,我爷爷也是跟我太爷爷一块学习,学了正义凛然,在十里八乡我爷爷经常教这些小孩子读书,是免费的。由于读书接触一些新书籍,有《新青年》、《共产党宣言》、《向导》等这些书籍,接触了书籍以后学习了一些革命的思想,如何翻身解放,如何推翻封建社会,然后就参加县里的农民协会。参加了县里的农民协会以后,通过县里的农民协会就推荐到武昌中央农民讲习所学习,成为毛主席的学员,因为那时候的农讲所,简称为农讲所,它的学员60%是学生,他的老师还有瞿秋白、恽代英、邓演达、李汉俊等早期一批共产党的领导人。我爷爷在农讲所通过学习,毕业以后就回家乡里面以特派员的身份在县里面发展农民运动,他以老师这种教师身份作为依托去发展革命,那时候阳新发生了阳新惨案,也就是二二七事件,全国很震惊,杀死了9名共产党人。这时候我爷爷也遭到国民党和民团的追杀,就跑到山上山洞里面躲起来,跑出来参加了红三师工农红军,在红三师那边做文书工作,就写写抄抄,从十七军的红军参谋到十六师的营长,又任新四军游击大队大队长,这是我爷爷早期的入党经历。

我奶奶和我爷爷完全两码事,完全相反。我奶奶从小是童养媳,被抱出去做奴隶,10岁的时候开始做很繁重的农活。她有一个表哥就是叫罗冠国(罗连),当时也是我们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我奶奶说她表哥会编写革命歌曲,我奶奶经常听他唱歌,唱歌完了以后,大概也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如何翻身做主人,如何实现男女平等,然后奶奶就跟她表哥走了。与其每天受苦挨打,命都朝不保夕,还不如参加革命,改变命运,这样就跟他表哥参加革命了。参加革命以后,她的身体素质也好,因为从小受过苦。

主持人:从小就有这种锻炼、磨砺。

潘平:对。在部队里面的关系如鱼得水,同志们也互相尊重,我奶奶也勇敢机灵,13岁就表现非常好,18岁就成了鄂东特委妇委书记直辖中共中央,我奶奶1927年15岁入党,20岁之后是鄂东南特委常委,鄂东南妇女会主任,湘鄂赣省委巡视员,最高的时候管辖三十几个县,这是我奶奶和我爷爷早期的入党经历。

主持人:所以我们也很难想象18岁那个年龄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这在我们现在18岁和现在这个社会来看,和18岁孩子来比恐怕很难联想到是同一个年龄阶段的一个人。

石仲泉:这就是红小鬼,有很多红军就是十五、六岁参加红军以后,十七、八岁就当大官了,多的是。

主持人:很难想象那样一个年龄会有这种成熟。

石仲泉:很成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红色访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